美国杜克大学科学家发现了一组生物标记物,可帮助区分胰腺囊肿会恶化成癌症还是保持良性。在此基础上,医生们有望在肿瘤扩散之前将其清除,从而降低胰腺癌的发病率。相关研究刊发于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
研究人员将关注重点放在癌前囊肿——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上。大多数IPMN永远不会恶化为胰腺癌,但通过区分哪些会恶化成胰腺癌,他们将有机会预防胰腺癌的恶化。
最新研究使用名为“数字空间RNA图谱”的复杂分子生物学工具来定位囊肿出现的特定区域。以前描述IPMN的方法不够精确,无法识别出能够准确揭示胰腺癌风险的生物标记。但新的数字空间分析方法使研究人员能对单个细胞组进行分析,从而识别出一系列与胰腺癌恶化有关的基因突变。
研究团队确定了区分IPMN两种主要变体的标志物,并发现了可定义第三种常见变体的标志物,第三种变体通常不会导致严重的病症。
研究人员在囊肿周围的区域发现了可揭示胰腺癌的标志物。如果他们能在囊肿液内识别出这些独特的标记物,就可为蛋白质活检提供依据,指导是否应在癌症发展和扩散之前切除囊肿。
胰腺癌被称为“癌症之王”,是致死率最高的癌症之一。目前胰腺癌的诊断策略,包括临床学、放射学、实验室学、内镜和细胞学分析,总体准确率约为60%,且胰腺癌的治愈率也比较低。
目前尚不清楚是什么导致胰腺癌发病率上升,一些研究表明炎症起了一定作用,研究人员正在测试抗炎疗法是否可减缓IPMN患者的癌症恶化情况。来源:科技日报
“多吃点鱼,能变聪明!”家长劝菜时的这个常见说法,有了新的科学解释。
3月3日,国际期刊《科学》在线发表了浙江大学医学院、良渚实验室教授张岩团队与山东大学教授孙金鹏、冯世庆和于晓团队的合作成果论文。联合研究团队从原子层面解析鱼油中的Omega-3脂肪酸,揭示其促进人体代谢等功效的作用机理,发现人体中处理Omega-3脂肪酸信号的“受体编译器”,能够编译不同双键修饰的不饱和脂肪酸信息,产生特定的下游信号。
新华社北京3月19日电 美国研究人员通过动物实验发现,高糖高脂的西式饮食会改变消化道微生物群的组成,使有害代谢物产量增加,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抗生素治疗可以缓解病情。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肝硬化、肝癌等的重要诱因,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的这项研究从细胞和分子层面上加深了对其发病机制的理解,可望帮助开发新的疗法。相关论文最近发表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
3月17日,记者在某电商平台进行搜索时发现,“甲流抗原”搜索热度高达数百万,价格也比新冠抗原检测试剂高出不少,达到十几倍甚至几十倍。
“甲流”是甲型流感病毒的简称。随着近期感染比例的上升,甲流病毒检测需求旺盛。那么,甲流抗原检测准吗?为什么会比新冠抗原贵?需要提前囤货吗?带着这些问题科技日报记者3月17日专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
2023年3月17日北京爱谱癌症患者关爱基金会党支部与朝阳区委统战部退休党支部共同举办“我看朝阳新变化”党日活动。

北京新康公益基金会、北京爱谱癌症患者关爱基金会、北京憨福儿公益基金会、北京同创医学发展基金会共同参与此次活动。活动地点为北京高铁朝阳站。北京朝阳站工程是中国“十三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对北京市朝阳区扩大投资、推动经济增长,落实“六稳”“六保”任务具有积极意义。在站长的带领下参观了高铁朝阳站大厅、候车室以及高铁检票口和站台。最后在站台与站长合影留念。此次活动大家感叹为我们出行带来方便的火车站和铁路时,我们应该感谢那些为我们营造这便利条件的火车站工作人员和铁路工人们,是他们用辛勤的汉心和炙热的心在为我们创造安全、舒适的出行条件。

除去先天因素及基因突变、疾病造成的影响,营养、睡眠、运动等后天因素也对身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专家提醒,家长们应该重视这些后天因素对孩子身高的影响,通过科学的方法帮助孩子长高。
春天到来,孩子们户外活动增加,沐浴着美好春光,身体也开始“抽条”。在春天这个万物生长的季节里,不少家长格外关心孩子的身高发育问题。那么,身高和哪些因素有关?家长应该怎样做才能帮助孩子长得更高呢?一起来看看专家给出的解答与建议吧。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随着春季到来,花粉等过敏原增多,可能给过敏性体质人群的出行和生活带来不便。医学专家提示,通过做好健康防护,避免直接接触过敏原,选择使用抗过敏药物等举措,能够有效预防和应对春季过敏问题。
“花粉症”危害不容小觑 发病率逐年上升
花粉是各类植物的雄性生殖细胞,“花粉症”是指人体吸入花粉后产生过敏反应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王旻介绍,每年春季公众关心的“花粉症”在临床多表现为过敏性鼻炎,发病时表现为鼻内发痒,引起喷嚏绵绵,伴有严重鼻塞和大量清水鼻涕。眼睛过敏的患者则眼睛发痒、结膜充血,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皮肤瘙痒,严重者可诱发支气管哮喘。
“过敏性鼻炎等‘花粉症’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很大。”王旻表示,过敏性鼻炎多数会合并结膜炎,影响视力,还有可能合并中耳炎,导致听力下降,甚至有30%至40%的患者会发展成严重哮喘。临床数据显示,当前,我国过敏性鼻炎发病率逐年上升,部分地区人群患病率达40%。
流感监测显示,当前我国流感病毒活动水平有所增强,以甲型流感为主。针对公众关心的甲型流感防治热点问题,国家卫健委近日组织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王荃做出解答。
甲型流感有何特点,是否需要服用抗病毒药物?王贵强介绍,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甲型流感病毒最容易发生变异。一般来说,冬春季是甲流的高发期。甲型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和普通感冒有所区别。流感症状比普通感冒更重,会导致持续发热、头疼、肌肉关节酸痛、上吐下泻、周身不适等表现,老年人和儿童易出现胃肠道表现。流感是自限性疾病,但在治疗方面有多种抗病毒药物。不是每位患者都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建议在重症风险较高、症状较重的情况下早期使用。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能缩短病程、减轻症状、降低重症风险。
科技日报北京3月14日电 (记者张梦然)美国芝加哥大学和法国国立卫生与医学研究所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在疫苗接种前后的几天里每晚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的人抗体反应迟钝。这表明,在免疫接种前努力促进健康的睡眠时间或是提高疫苗有效性的一种简单方法。该研究发表在13日的《当代生物学》杂志上。
研究人员梳理了文献,然后合并并重新分析了7项研究。他们检查了睡眠持续时间对流感和肝炎等病毒性疾病疫苗接种的影响。
研究表明,自我报告的睡眠时间不是疫苗反应的预测指标。研究人员指出,虽然这种关联对男性来说很强,但对女性来说却较弱且没有统计学意义。他们认为这可能是因为没有一项针对女性的研究,如考虑月经周期、避孕药的使用和更年期状态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使用荟萃分析的结果并与已知的疫苗抗体反应数据进行比较,研究人员估计睡眠不足对疫苗反应的影响相当于接种后两个月的抗体减弱。而且,他们在呼吸道病毒流感和影响肝脏的肝炎中看到了相同的结果,这表明这种影响可能会扩展到所有类型的病毒。
研究人员希望这项研究能够激发对这一现象的更多研究,以阐明对男性和女性的影响,并更好地了解睡眠持续时间如何影响不同的疫苗,以及如何优化睡眠以促进更好的疫苗反应。来源:科技日报
针对人大代表提出的规范民营医院医保定点管理的建议,国家医保局日前答复称,医保部门不得以医保定点机构数量已满等非医疗服务能力方面的理由,拒绝将社会办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符合条件的民营医疗机构,均能通过申请签订医保协议纳入医保定点管理。
国家医保局介绍,2015年6月印发的《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提出要将符合条件的社会办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执行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政策。不得将医疗机构所有制性质作为医保定点的前置性条件,不得以医保定点机构数量已满等非医疗服务能力方面的理由,拒绝将社会办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而《医疗机构医疗保障定点管理暂行办法》则规定,包括民营医疗机构在内的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均可以通过申请签订医保协议纳入医保定点管理,并明确了协议签订的基本条件和流程。
国家医保局表示,医保部门在定点医疗机构管理中,应始终坚持对公立医院和社会办医疗机构一视同仁的原则,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事中、事后管理,明确协议变更、中止和解约的不同情形,建立退出机制,实现定点医疗机构的动态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保证医保基金安全,促进医疗机构定点管理的规范化、法治化。
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充分借助信息技术为监管赋能,积极引导民营医院接入医保智能监控系统,强化智能监控结果应用,构筑全天候、全方位、全流程监管防线,全力维护医保基金安全,进一步规范民营医院医保定点管理。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