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新闻

科学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逻辑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全面部署。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是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厘清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对于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把握其深刻内涵,积极推进其落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查看更多

构建新时代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食品药品安全关系每个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随着我国经济总量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国家对食品安全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一年。进入新时代以来,国家密集出台了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加强了食品安全监管和执法力度,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向好,人民群众食品安全问题基本得到保障。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潜在的食品安全新风险、新问题悄然滋生,食品安全仍存在不少隐患,食品安全监管仍面临诸多挑战。

查看更多

国家卫健委发布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 实施母乳喂养促进行动

为进一步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国家卫生健康委5日发布《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3.1‰、5.2‰和6.6‰以下。

记者从国家卫健委了解到,《健康儿童行动计划(2018-2020年)》启动实施3年来,为提升儿童健康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2020年与2017年相比,我国婴儿死亡率下降20.6%,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17.6%。为继续提升儿童健康服务能力和水平,国家卫健委在总结这一行动计划有效经验做法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2021-2025年)》。

查看更多

俄媒文章:美国人用疫苗当武器,中国人拿疫苗救世界

新冠病毒已夺走了500多万条生命。富国负担得起疫苗与治疗的支出,而得不到医疗资源的穷国以及发展中国家,只能慢慢走向死神。唯有中国力图打破这一恶性循环,对上百个国家提供了援助。

中国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署长罗照辉宣布,今年中国已经对外提供了超过15亿剂疫苗,惠及106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在疫苗无偿援助方面,中国是当之无愧的全球第一。中国还同16个国家开展了疫苗联合生产。

查看更多

教师评价改革的关键在于思维转变

在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中,评价发挥着重要的“指挥棒”作用,不仅影响着职业院校的办学导向,也约束着职教教师的行为规范。当前,职教教师评价仍面临一系列难题,破解的关键在于转变思维方式,树立新的价值尺度。

  树立人本思维

不合理的职业教育教师评价制度,不仅会挫伤教师的工作动力,也容易导致职业倦怠现象的发生。当前对职教教师的考核评价,存在较为明显的工具主义、功利主义倾向。以绩效考核为例,职教教师通常被要求完成较高的教学与科研工作量,达不到要求有可能面临降级、转岗甚至解聘的压力。

在一项对538名高职专业教师工作时间及分配的调查研究中,笔者发现,我国高职专业教师平均每周工作时间高达53.95小时,平均每天工作时间高达10.79小时,远超国家法定工作时间。高职专业教师每学年教学工作量普遍在400学时以上,生师比也是居高不下。

过高的评价压力使得不少教师无法兼顾到家庭与生活。为此,建议职业院校进一步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适当控制教师的工作量考核要求,确保教师身心健康。在评价工具选择上,不应过于强调量化工具,适当淡化数量在工作量考核中的比重。在评价标准制定上,要增加一线教师表达利益诉求的途径,鼓励其参与教师评价标准的制定,在参与过程中产生更多获得感和归属感。

查看更多

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运用马克思主义宽广视野深刻观察全球发展大势,直面“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时代之问,着眼于人类前途命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而贡献的中国方案,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各国同舟共济克时艰、命运与共创未来的必由之路,是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的伟大理念。

共建“一带一路”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伟大理念的重大举措。经过多年努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日益成为践行这一伟大理念的重要平台,形成了一整套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高度契合的价值导向和实践方法,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国际影响力。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和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国际国内背景下,应当更加鲜明地将共建“一带一路”作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要抓手,促进高质量互联互通,推动高质量经贸合作,深化高质量卫生和环保合作,强化高质量安全保障,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共建“一带一路”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查看更多

弘扬脱贫攻坚精神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脱贫攻坚伟大斗争的精神实质,深刻揭示了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力量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当前,“三农”工作重心从脱贫攻坚历史性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我们要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团结一心,英勇奋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坚决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风险,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创造出更多的人间奇迹。

查看更多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习近平总书记致新华社建社90周年贺信在新闻战线引起热烈反响

在新华社建社9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代表党中央向新华社全体同志致以热烈的祝贺,勉励大家“赓续红色血脉,坚持守正创新”“努力建成国际一流新型全媒体机构”。

正值第二十二个中国记者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还在贺信中向全国广大新闻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

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在全国新闻战线引起热烈反响。大家表示,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要坚守初心本色,传承红色基因,心怀“国之大者”,更好履行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查看更多

科学认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体系结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成功驾驭了我国经济发展大局,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实践中形成了习近平经济思想。

本文试从道路—价值论、阶段—制度论和理念—政策论的视角,研究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体系结构。道路—价值论解释了为什么要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及为什么要以人民为中心等问题;阶段—制度论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体系等问题;理念—政策论解释了为什么要用新发展理念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如何构建新发展格局等问题。上述三个层次理论的关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逻辑,构成了一个科学严谨的理论体系。

查看更多

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的艰苦奋斗和辉煌历程告诉我们,没有全党大学习,就没有事业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重视学习是我们党推动事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学习是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掌握革命、建设、改革规律的过程,是制定、完善和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过程,是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宗旨的过程,是我们党不断推进自我革命的过程。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