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新闻

防控儿童肥胖须更新养育观念和习惯

儿童肥胖已成为威胁中国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近日,一篇名为《中国小学生预防肥胖症综合干预措施的效果:一项随机分组临床试验》的研究提示,通过健康教育和确保儿童在校期间每日进行1小时的体育锻炼,每月进行BMI(身体质量指数)检测并通过手机应用程序进行记录、反馈,通过一套学校、家庭共同参与的综合措施可以有效干预儿童肥胖。

随着绝对贫困人群的减少和温饱问题的解决,肥胖越发成为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国务院新闻办2020年12月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成年居民肥胖率超过50%,6至17岁的儿童青少年接近20%,6岁以下儿童达到10%。《中国儿童肥胖报告》则显示,超重、肥胖儿童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正常体重儿童的3.9倍。肥胖儿童成年后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体重儿童的2.7倍。儿童期至成年期持续肥胖的人群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是体重持续正常人群的9.5倍。

查看更多

我国自主研发多种新冠病毒有效用药

 新冠病毒变异次数增多、变异株多国家流行,在新冠疫苗取得有效防控局面的同时,对新冠病毒有效药物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我国新冠病毒有效用药研发到了哪一步,有哪些候选“种子药”?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我国新冠药物的研发进展。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国立即布局药物研发任务,2020年2月16日设立由科技部、卫生健康委、工信部、发改委、药监局、中医药局等部门组成的科研攻关组药物研发专班,组织全国优势专家团队,围绕临床救治需求,全力推进有效药物和治疗技术研发工作。相关负责人介绍,临床救治与药物板块科研攻关应急项目已立项53项,涉及国拨经费约3.15亿元。

查看更多

建立全过程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服务体系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把抑郁症比喻为黑狗,自称情绪找不到发泄的出口,只能默默承受黑狗的欺凌。

当前,抑郁症这只黑狗不只在撕咬很多成人的内心,对青少年也没有嘴下留情。《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2020年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

日前,教育部对政协《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的提案》进行答复时明确表示,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

查看更多

我国新冠特效药有了“时间表”!抗体组合药物有望年底前获批附条件上市

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斗中,我国的科研工作者始终在与时间赛跑。最新消息显示,我国新冠特效药终于有了“时间表”,其中一款抗体组合药物最快有望于年底前获批附条件上市。

我国新冠病毒药物研发任务早在2020年1月21日由科技部部署应急研发专项布局开展。目前,多种由我国研发团队自主研发的新冠肺炎有效药物已经用于临床治疗中。据统计,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冠特效药已有六种。其中由清华大学、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和腾盛华创联合研发筛选出的两种有效中和抗体药物BRII-196和BRII-198已参与到我国700余例患者的救治当中。研发团队已经于10月9日向国家药监局滚动提交附条件上市申报材料,有望12月底前获得批准附条件上市。

清华大学教授 张林琦:从新冠恢复期患者血液分离得到的几百株抗体,筛选了两株活性最高、互补性超强的抗体,在国内外开展的临床试验中,展示了降低重症和死亡率78%的优异效果。

同时,由北京大学谢晓亮团队与丹序生物联合开发的中和抗体DXP604,在患者无其他药物可用的情况下,作为“同情用药”在北京地坛医院使用,用药后部分病人已经康复出院。在国际上,开拓药业在研的新一代雄激素受体拮抗剂“普克鲁胺”已经获得巴拉圭的紧急使用授权,其前期在巴西开展的三项临床试验初步表明,普克鲁胺能够将重症患者的死亡风险降低78%。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新冠病毒有效用药的研发主要围绕阻断病毒进入细胞、抑制病毒复制、调节人体免疫系统3条技术路线展开,我国在这些技术路线上均有部署。

新冠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相关问答

一、为什么要开展新冠疫苗加强免疫接种?

答:预防新冠肺炎最好的办法是接种疫苗。从国内外研究结果来看,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在预防重症、降低死亡率等方面效果显著。但接种疫苗一段时间后,疫苗对部分人员的保护效果可能会减弱,适时进行加强免疫接种可以使已经逐步减少的中和抗体快速增长或反弹,从而产生更好的保护效果。

查看更多

“以最小的社会成本获取最大的防控成效”——访国家卫健委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

全球疫情波折反复、居高不下,新冠病毒持续变异。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显示,全球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已超过507万例。

如何看待我国目前疫情防控策略?如何将疫情处置对社会的影响降至最低?围绕公众关切,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清华大学教授梁万年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给出专业解答。

查看更多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为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指明了方向。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属性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属性,体现了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理念,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深化对社会主义民主的认识,成功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推动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不断完善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焕发勃勃生机。

查看更多

以“有我”担当追求“无我”境界

几年前,一则公益广告《我是谁》圈粉无数。透过温暖朴实的镜头语言,我们看到几名普通党员在各自岗位上兢兢业业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一鸣惊人的事迹,但他们的尽职尽责、默默奉献,却让人信赖和感动。正如公益广告的名字“我是谁”,如何理解和看待“我”,是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深思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干部无论是立身处世还是从政干事,首先要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不断追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简单的几个字,饱含着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深沉的使命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和崇高追求。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尤须砥砺“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坚定“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再接再厉、接续奋斗,以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情怀。

查看更多

共同富裕要靠共同奋斗

“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断,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破解主要矛盾的坚定决心,进一步彰显了大国领袖深厚的人民情怀,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了根本遵循。

  共同富裕的百年探索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就是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向着共同富裕目标不断迈进的历史。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建立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共同富裕的美好社会作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后,党为实现共同富裕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我国用不到六年时间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要标志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奠定了制度基础。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在这一发展目标引领下,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改革开放后,通过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推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已经实现了“先富”。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些重要论述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极大推动了我国追求共同富裕的实践进程。

查看更多

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1.对年轻干部提出了明确的政治标准

年轻干部是党的事业的接班人,要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就必须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能不能做到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关乎年轻干部健康成长,更关乎党和国家事业的未来。首先,要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没有理想信念,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年轻干部尤其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筑牢思想之基,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真诚信仰马克思主义,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坚定理想信念是终身课题,需要常修常炼,要信一辈子、守一辈子。其次,要始终对党忠诚。对党忠诚是对理想信念坚定的最好诠释。检验年轻干部是不是对党忠诚,关键看能不能坚持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再次,要加强理论武装。政治上的坚定,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理论武装的本质是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年轻干部要健康成长,必须加强理论武装,掌握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入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作为当前和未来党治国理政的中坚力量,年轻干部尤其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明确初心使命和奋斗方向,保持理论上的清醒、政治上的坚定、行动上的自觉。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