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至30日,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将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举行。会议主题是“深化中非伙伴合作,促进可持续发展,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这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和世界百年大变局相互交织的背景下,中国和非洲联合举办的一次重要盛会,必将引领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进入崭新阶段。会议将通过四份成果文件,即《达喀尔宣言》、《达喀尔行动计划(2022-2024年)、《中非合作2035年愿景》和《中非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宣言》。
中非合作论坛是中国与非洲开展集体对话的重要平台和务实合作的有效机制,有力推动了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深入发展。回顾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1年来走过的光辉历程,它在促进中非关系和中非合作方面取得了重大而非凡的成就。
在全球疫情防控态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向全世界传递希望、勇气、和平、团结信号的北京冬奥会已进入筹办最后冲刺阶段,全球冰雪运动员都在为北京冬奥备战。然而,近来从西方少数政客那里传来所谓“外交抵制”的不和谐音,这些不和谐音严重违背奥林匹克核心价值,与奥林匹克运动所倡导的理念背道而驰。
奥林匹克运动渴望通过体育的教育价值为人类和平的未来做出贡献。它把世界各地的运动员聚集在一起,参加最伟大的国际体育赛事——奥运会,它的目的是促进和平、相互理解和表达善意。
从历史渊源上看,奥林匹克运动始终是与和平、友谊、去政治化相伴生的,和平与友谊的核心价值成为奥林匹克运动会与生俱来的属性。现代奥林匹克诞生一百多年来,尽管《奥林匹克宪章》经过多次修改,但奥林匹克的基本原则、核心价值始终未变。《奥林匹克宪章》开宗明义说明,“奥林匹克主义的目标是使体育为人类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人类尊严,建设和平社会。”为达到这个目的,《奥林匹克宪章》进而强调,奥林匹克运动中的体育组织应保持政治中立,反对将体育运动和运动员滥用于任何政治或商业目的。
塑造和谐、温暖的家庭环境是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一环。守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家校需要同步协调、及时沟通
不久前印发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强调,促进儿童健康成长,能够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提供宝贵资源和不竭动力。教育部对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的提案》的答复中,明确提出,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青少年心理健康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关系青少年成长。全方位守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需要运用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双向互动共筑防线。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巩固互联互通合作基础,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扎牢风险防控网络,努力实现更高合作水平、更高投入效益、更高供给质量、更高发展韧性,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在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作出部署、指明路径。
数字是最好的证明:截至2021年11月,我国已与140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截至2020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累计超过9.2万亿美元。8年来,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落地生根、持久发展,“一带一路”向质量要效益,以质量谋发展,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事实证明:“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不是债务的“陷阱”,而是惠民的“馅饼”;不是地缘政治工具,而是共同发展机遇。“一带一路”正在成为沿线国家的合作之路、希望之路、共赢之路。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今年7月16日正式启动以来已经运行了4个月,作为中国政府推动碳中和的强有力环境政策工具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来自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数据显示,截止今年11月12日,上线运行120天的全国碳市场,运行平稳有序,成交量屡创新高,全国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达到2491.42万吨,累计成交金额突破11亿元。
目前,发电行业成为首个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目前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超过2000家,年覆盖约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最新研判,全国本轮疫情整体上进入扫尾阶段,额济纳、黑河、大连等边境口岸城市疫情得到快速有效处置,多个省份在一个潜伏期左右控制住疫情。
本轮疫情防控积累了哪些经验?未来如何进一步提高防控工作效率?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有关人士进行解答。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网信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网信办:
近年来,网上泛娱乐化倾向、低俗炒作现象屡禁不止,流量至上、畸形审美、“饭圈”乱象等不良文化冲击主流价值观,一些网上有关明星的宣传信息内容失范,绯闻八卦、隐私爆料占据网站平台头条版面、热搜榜单,占用大量公共平台资源,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为进一步规范娱乐明星网上信息,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现就有关工作措施通知如下:
3年新增433种新药好药进入医保目录;5批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覆盖218个品种,累计节约费用约2500亿元
医保改革走过3年,百姓用药受惠几何?
阅读提示
2018年以来,国家医保局连续3年调整医保药品目录,组织五批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很多常见病、重大疾病、罕见病用药等纳入医保,惠及广大百姓。
80岁的方桂清来自河北宽城,两年前在一次感冒治疗中,他被检查出患有病毒性丙型肝炎。主治大夫说,这个病若长期不治疗,可能发展成肝癌。
考虑到治疗费用较高,方大爷一直没去治。直到今年6月,主治大夫告诉他,丙肝治疗药物进了医保,可以报销,过去需要花10万元的治疗费,现在只需2万元,方大爷这才住进医院。
近日,中国药学会和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联合发布《医保药品管理改革进展与成效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指出国家医保局自2018年成立以来,连续3年开展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新增433种新药、好药进入目录,并组织五批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覆盖218个品种,累计节约费用约2500亿元。
“双减”政策对学校作业、课后服务、校外培训等提出了明确的改革要求,一石激起千层浪,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已率先迈出了“双减”后义务教育改革的第一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即将实施的当下,家庭教育如何协同跟进,家长如何从焦虑、观望中理清思路,值得深思。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是教育事业发展蓝图的底色,家长的共识是“双减”政策和家庭教育促进法落到实处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改善教育内卷、优化教育生态的重要环节,更是保护孩子、善待孩子的关键所在。家长必须重新审视家庭教育的责任和未来,既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达成一致的教育理念和目标,又发挥家庭教育独特的优势和多彩的光芒,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提供强大而有力的支撑。
“双减”政策发布以来,各界反应不一。原以为孩子和家长都会欢呼雀跃,但三多月过去之后,我们看到教育机构开展的校外培训确实受到了遏制,部分家长和孩子也在暑假放飞了自我,但是依然有很多家长忧心忡忡惶恐不安,担心别的孩子悄悄补课占了便宜,还有一些确实有补课需求的孩子,却因找不到校外培训资源而担忧……
“双减”之后,家庭教育的作用和家庭环境的重要性更加凸显,父母只有通过学习成长,才能真正让“双减”政策发挥作用,真正让孩子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