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新闻

元宵佳节将至 吃得健康,不妨做点“咸汤圆”

元宵佳节将至,按照传统习俗,元宵除了赏花灯,还要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消化内科俞婷副主任医师提醒市民朋友,汤圆虽然美味,可如果一次性吃得太多,反而容易诱发一些疾病,尤其是消化功能弱的老年人和小朋友,多吃不得。

一次吃上4-8个足够了

元宵佳节将至,很多人家里早已备上汤圆,一顿吃不完,早餐、加餐甚至夜宵连续吃很多天,一不小心就过量了。俞婷副主任医师指出,目前市面上销售的汤圆大多数是糯米制品,糯米比较难消化,对于消化功能弱的老年人尤其如此。同时,汤圆多以芝麻、豆沙为馅料,有的馅料可能含有大量的油脂和糖分,老年人食用后易引起血糖和血脂的升高,不利于健康。

专家提醒:每次不宜进食太多,吃一小碗(4-8个左右)也就足够了,有胃肠基础疾病患者(如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肠炎症等)、肝病、急慢性胰腺炎患者来说,千万不可贪嘴,尝一两个即可。在进食汤圆的同时,建议不再吃其他含糖量高的食物,糖尿病人更是如此,此外,需减少其他主食的摄入。

查看更多

睡眠好才能拿冠军

针对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快睡眠医学发展的建议》,国家卫健委在答复中表示,近年来,睡眠障碍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病率约为3%-7%。睡眠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近年来已得到快速发展。国家将强化紧缺人才培养,并委托中国医师协会研究制定《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目录(2019年版)》,同时支持高校加强医学学科建设。

上述答复从多个方面提出了改善人们睡眠的规划,如培训专科医师以诊治和指导人们的睡眠,加强睡眠的科学研究,为改善睡眠和治疗睡眠障碍提供科学根据。实际上,就在冬奥会这段时间,运动员的睡眠问题和运动成绩也成为大众关注和热议的话题。

查看更多

高血压有别血压高 “无声的杀手”不能凭感觉

在中国,你知道患病率最高的慢性病是什么吗?是高血压、糖尿病,还是心脏病?答案就是高血压!在所有的慢性病中,高血压总患病人数2.7亿,高居榜首。这意味着,每四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高血压患者。

那么,只是血压有点高,并无任何不适症状,需要吃药吗?是不是吃了药,就需要一辈子用药了?

查看更多

科技让冰雪运动更干净

北京冬奥会正在进行,运动员们在晶莹的冰和洁白的雪上竞技,给全世界观众奉献出一场又一场精彩的角逐。有趣的是,在本届冬奥会上走红的,除了各国参赛运动员和吉祥物“冰墩墩”,还有“猎豹”“飞猫”等摄像头。它们的走红,反映了大众对公平竞赛的渴求,对“干净金牌”的尊重。

在初期的几场短道速滑比赛中,高清摄像系统全程无死角记录了比赛过程中的全部细节,把犯规动作拍得清清楚楚,几名热门选手因犯规出局。正是因为高清摄像头和其背后的AI(人工智能)视觉技术,精准捕捉赛事瞬间,让比赛更公平、更精彩。

查看更多

借力“高光时刻”发展冰雪产业

伴随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筹办,中国冰雪产业快速发展,尤其是冰雪场地设施的增加,直接带动了冰雪装备制造业的升级,并使冰雪教育培训、冰雪旅游等行业具备了发展的基础条件。

利用好北京冬奥会这一高光时刻,进一步推动中国冰雪产业更好实现高质量发展,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规划和实践。

第一,冰雪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是实现冰雪产业价值提升的重要保障。冰雪场地设施和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得益于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如果这些场地设施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投资回报将不乐观。这就要依赖冰雪服务业,尤其是推动冰雪教育培训业、冰雪竞赛表演业以及冰雪旅游业更好发展。由于疫情因素,冰雪服务业近年来的发展受到影响,没有充分释放潜能。这两年,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冰雪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达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消费者规模,使冰雪场地基础设施的投资回报可期,实现冰雪产业的全产业链价值提升。

查看更多

北京冬奥为能源转型加速

为保障北京冬奥会绿电供应,我国在多个环节进行了技术创新。“双碳”目标下,一届全力以赴的“绿色奥运”,有望加速推进中国能源转型,并向世界展示我们的决心。

冬奥场馆历史上首次实现100%绿电供应,全球首次大批量使用氢燃料电池客车服务体育赛事……北京冬奥会开赛以来,不仅场内比赛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场外也进行着历史性的“追风逐日”竞赛。这场竞赛让人们看到中国能源转型在加速,并将对全球经济社会转型带来深远影响。

当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的共同愿景,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一环。凭借多年实践和探索,北京冬奥会三大赛区26个场馆全部实现绿色供电,这些绿电主要由河北张家口的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提供,不仅在奥运史上尚属首次,也实现了人类能源史上一次重要突破。

电是一种特殊商品,在电力系统中,电能的发、输、配、用在瞬时同步完成,整个电力系统时刻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严重时将对电网运行造成冲击,引发大面积停电和安全生产事故。“靠天吃饭”的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就是这个系统中的不安定因子。随着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发电时间和电量较难为人所控,电力供需失衡将成常态,如何“驯服”风光,保障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安全,是全球新能源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

查看更多

“双减”提质减负 课堂是核心

“提质减负课堂是核心。”日前,北京市东城区171中学校长陈爱玉在市教委举办的“双特谈双减”专栏中提到,要将“减负”由目标变为现实,根本出路在于全面提高课堂效能。陈爱玉以一七一中学为例,为提高课堂效能支招。

她提到,学校必须聚焦课堂加工力,既关注学习过程、学习方式,又关注学习体验、学习成果,追求整体意义上的学习质量的提升。着眼课堂提质,首先要打造服务于“学生成长型思维课堂”生成的大教研。

查看更多

展现中华文化的底蕴与格局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举世瞩目。从黄河之水天上来到迎客松绽放鸟巢,从敞开“中国门”“中国窗”到主火炬“微火”成为奥运史上的经典瞬间,中国与世界同行、传统与现代激荡、科技与文化融合,开幕式匠心独运的创意、直抵人心的情怀、胸怀天下的格局,跨越国界、传遍世界,拨动了无数人的心弦。

第二十四届冬奥会,开幕当天恰逢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立春”,时间的巧合象征着中国与奥林匹克的冰雪奇缘。开幕式倒计时表演在中国传统历法的时光轮转中开篇,从第一秒钟起就有中国文化的意蕴;冰立方渐渐碎裂、幻化为一个晶莹剔透的冰雪五环,用“破冰”寓意打破隔阂、互相走近;来自河北阜平山区的孩子们身着虎头图案服饰、脚穿虎头鞋,与虎年春节相呼应……“中国风”贯穿始终,“中国味”融入细节,“中国情”感动人心,既让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了现代表达,更用中国元素刷新了奥林匹克的审美,向全世界展现着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查看更多

多方合力破解“老年节后空巢症”

春节期间,亲友、子女像燕子归巢一样从四面八方聚到老人身边;节后,他们又像燕子外出觅食一样,纷纷从老人身边飞走。喜庆热闹的家庭氛围突然消失,一些老年人在情绪和心理上一时适应不了这种反差,便出现了心情低落、情绪抑郁、疲惫无力、食欲不振、失眠、烦躁等症状,专家谓之“老年节后空巢症”。

中国有句老话儿,叫“相见时难别亦难”。尤其是对于儿女在外打拼的空巢老人家庭,每一次团聚之后的分离,都成为老人们情感最脆弱、最无助的节点。这实际上反映出老人在衣食无忧的生活背后还存在着情感缺憾,同时也向社会指明了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重点时段和工作方向。老人们渴望亲情陪伴、期盼精神赡养,希冀我们用多方面的亲情爱心填充其“空巢”,愉悦其身心。这需要政府、家庭和社会多个方面的齐心协力、共谋共担。

查看更多

青壮年好发肾结石,如何饮食?

说到肾结石,懂的人自然懂——疼起来真要命!近日,一名女大学生因肾脏结石疼痛难忍,找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泌尿外科吴忠教授,希望没有任何刀口就把结石取干净,经吴忠教授及其团队应用先进微创手术治疗,患者顺利出院。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疾病,根据结石所在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吴忠说,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目前95%以上泌尿系结石治疗都可以通过微创手术治疗达到损伤小、恢复快的效果。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