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有逾2.8亿人罹患抑郁症,其中,中国抑郁症患者人数接近1亿人。抑郁症可能直接导致自杀行为,这是全世界15-29岁人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更令人担心的是,目前无论是全球范围,还是中国境内,抑郁发病增长速度明显超过人口增长速度,有研究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年,全球抑郁症病例就猛增28%,如何遏制全球性的抑郁症危机,是一项重要的公众议题。
近日,据澎湃新闻报道,《柳叶刀》发表《柳叶刀-世界精神病学协会抑郁症重大报告:对抑郁症采取联合行动的时候到了》,该报告由全球各地的25名专家联合完成。报告指出,没有任何一种身体疾病像抑郁症那样常见、带来如此巨大的负担,却完全可以治疗,但它却很少得到政策关注和社会资源。研究者们坦承,抑郁症单纯靠卫生系统的努力无法解决,缓解、治愈抑郁症需要整个社会共同的帮助。其中的中国作者、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肖水源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抑郁症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单纯依靠卫生系统是解决不了的。”
不能只靠卫生系统解决病症,听起来匪夷所思,治病不靠医生还能靠谁?其实,虽然抑郁症不是传染病,但联合行动的道理却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十分类似。如果只靠医护人员治病,没有政府和社会大众携手做好预防、宣传、检查、善后工作,其势头很难得以遏制。
中国新冠疫苗序贯加强免疫接种(俗称“混打”)已正式启动。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19日透露,经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批准,国家卫健委开始部署序贯加强免疫接种。此前,我国新冠疫苗加强免疫均为同源疫苗接种,即前两针是灭活疫苗,第三针也接种灭活疫苗;第一针是腺病毒载体疫苗,第二针加强针也采用腺病毒载体疫苗。而此次启动的加强针序贯接种也被称为异源接种,即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使用不同技术路线的新冠疫苗。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欢迎宴会上的致辞中呼吁,“我们应该弘扬奥林匹克运动精神,团结应对国际社会共同挑战”,同时强调要“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上,“破冰的五环、打破的隔阂”与奥林匹克“更团结”的理念相吻合;冬奥会吉祥物“雪容融”中的“容融”表达了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和谐发展的理念,体现了通过冬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闭幕式上,盛大焰火腾空而起,体育场上空呈现出五环形状、“天下一家”中英文字样,再次向世界传递团结与合作的信息,弘扬团结友爱、公平竞争、相互理解的理念。可以说,北京冬奥会不仅是传递激情和梦想、展示勇气和力量的赛场,还是抒写奋斗和团结的舞台,是新时代中国体育对外人文交流、向世界民众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更是中国与多国深化合作的重要平台。
享受冰雪运动的乐趣之余,若出现腰痛等运动损伤,也需有应对之策。北京协和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治疗师陈铮威介绍,运动引起的腰痛是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也是急性腰痛的一种,通过卧床休息结合适当运动可以有效缓解。
陈铮威介绍,急性腰痛是腰部肌肉、筋膜、韧带等组织因外力作用突受过度牵拉,导致急性损伤或腰部小关节嵌顿而引发的一组病症,表现为腰骶部疼痛伴屈伸活动受限,体位变动时疼痛症状加重。
中国近日开始部署新冠疫苗序贯加强免疫接种。那么,序贯接种就是“混打”不同品牌的疫苗吗?实际上,序贯接种强调的是间隔接种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那为什么要序贯接种?国外是否有类似部署?
为何序贯接种
序贯接种指间隔接种(交替接种)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据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成员邵一鸣19日在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对于变异性强又很难对付的病毒,经常采用序贯免疫的方式接种。
入园的小朋友哭哭啼啼不想离家,小学生不愿早起,中学生情绪低落。伴随着中小学的开学,不少学生开始陷入“开学恐惧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心理(精神)科副主任医师莫煊表示,开学后陆续会有家长带着“开学恐惧症”的孩子来医院的心理咨询门诊咨询或者进行心理疏导。
最近有人在网上说“雪道的尽头是骨科”,似乎给冰雪运动热潮泼了一点凉水。这种说法固然幽默但并不科学。冰雪运动速度快、高强度、滞空高和空中飞行的特点让它比其他运动的损伤可能要多一些和严重一些,但从冰雪运动的起源、环境和现实情况看,就能知道冰雪运动的真谛和普遍规律了。
常年处于严寒环境的北欧和北美国家的人们必须掌握滑雪、滑冰技能,除了狩猎他们还需要以这样的手段加入战争才能更好地生存。挪威是冰雪运动的强国,一方面源于挪威所处的环境,另一方面也有冰雪运动的历史。1206年,挪威爆发内战,两位士兵脚踏桦木滑雪板长途急速滑行,快速飞跃悬崖,摆脱敌军追击,救出了年仅两岁的哈康王子。现在挪威还保留着一个传统,每到冬季会沿着营救王子的路线,举行大型马拉松滑雪比赛,以纪念两位滑雪英雄。冰雪运动可以说是北欧和北美人的生活方式。民间谚语称挪威是“带着滑雪板出生”的国度。从幼儿园开始,挪威孩子们就被鼓励进行户外运动。
北京冬奥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一场文化盛宴,彰显着中国风采,传递出中国自信
冬奥盛会遇见中国文化。从开幕式上惊艳全场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黄河之水天上来”等中华文化展示,到颁奖典礼上穿戴“瑞雪祥云”“鸿运山水”“唐花飞雪”服饰的礼仪人员;从造型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美轮美奂的“雪如意”“冰玉环”等场馆,到灵感来自古代同心圆玉璧的奖牌……一系列中国元素讲述着匠心独运的“东方故事”,呈现着中国文化和冰雪文化、奥运文化的完美融合。
开学倒计时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开学综合征”
寒假即将结束,从假期结束到开学初的这段时间,很多孩子会出现情绪不稳定、紧张、焦虑、注意力不集中、懒散、逃避学习、拖延完成作业等表现,有人形象地把这种现象总结为“开学综合征”。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精神科副主任医师李雪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开学综合征”并不是医学诊断的病症,然而很多孩子的确在刚开学后容易表现出这些问题。临床发现,开学之后的一段时间,儿童精神科和心理门诊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就诊高峰,很多孩子由于对开学返校不适应被家长带来就医。
“当家长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没有人生来就是一个好家长。”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郭延庆副教授说,“由于孩子的到来,一个人才有了家长的身份,在照顾和管教孩子的过程中,才慢慢学会了如何成为家长。做家长是活到老学到老的一项事业。”
如何成为一个好家长呢?郭延庆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好家长既要“通情”,又要“达理”。“通情”简单来说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郭延庆看来,亲子关系中的“不欲”,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控制和对孩子人生的过度卷入。这种过分控制和过度卷入就是“不通情”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