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新闻

学生暑假扎堆看病现象须分类疏解

进入暑假以来,各医院眼科、口腔科、内分泌科迎来就诊小高峰,打主力的正是青少年。就诊背后有何原因?治疗上有哪些误区?媒体调查发现,学生暑假扎堆看病主要表现为近视号成热门、牙齿矫正呈现低龄化趋势、到医院打生长激素的学生较多等。专家提醒,对手术治疗近视要慎重,也并不是所有“歪”牙都要立刻矫正,生长激素更不是想打就打。

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少家长对一些疾病存在认识误区。比如,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的近视可以通过做手术来治愈,也有不少家长认为牙齿长得不齐就应该去矫正。还有的家长从字面上理解生长激素,对效果期望过高,对药物的毒副作用却全然不顾。此外,受一些广告宣传的误导,有的家长对孩子的身高表现得过度焦虑,有不少家长还带有“整容要趁早”等错误思想,也加剧了学生暑假扎堆看病现象。

查看更多

酷热难耐,谁是“消暑王者”?

近日,国内多地频现高温天气,南方部分地区气温甚至高达40℃。“鞋底热掉了”“市民网购活珠子因天太热孵出鸡”等相关话题也凭“热”登上微博热搜。

高温天气下,谁是人们心中的“消暑王者”?

  要买就买明码标价 雪糕线上销量猛增

入夏以来,躲在线下冰柜中的“雪糕刺客”困扰着不少消费者。随着极端高温天气的出现,不少人选择在线上购买明码标价的雪糕。

饿了么数据显示,小暑前一周,雪糕销量较去年同比增长近8成,其中宁波、无锡、温州、苏州等多地雪糕外卖订单同比增长超过100%。

美团外卖向中新财经表示,7月以来平台上冰淇淋、雪糕等冰品销量环比上月增长64%,巧乐兹、伊利老冰棍、苦咖啡、绿色心情、小布丁等平价雪糕成为平台上最受欢迎的雪糕。其中,4毛钱的“小布丁”成消暑王者,在全国2000余县市销量涨5倍。

除雪糕外,冰啤酒、西瓜、椰子等也成为应季爆品。中新财经注意到,一些商家专门推出了“冰镇啤酒”,与常温啤酒做区分。

查看更多

拔牙后 到底该不该吃点消炎药?

经常会碰到患者咨询,刚拔完牙要不要吃消炎药。有的患者认为,拔牙就是一个小手术,感染几率很小,没必要吃消炎药;有的患者则认为,小手术也是手术,有创口有出血就有感染的风险,有必要使用消炎药预防感染,避免细菌对身体造成伤害。到底哪种观点正确呢?且听药师为您解答。

查看更多

吃抗过敏药治过敏 结果过敏了

药物过敏是一种药品不良反应,是我们的免疫系统误把药品当做敌人,而发起的一场清除战。有些人甚至对抗过敏的药物也产生了过敏反应。其实,生活中近九成的药物过敏是可以提前预知的,听听药师怎么说。

查看更多

连日高温,警惕热射病

7月13日14时30分,上海徐家汇站气温达到40.9℃,追平当地有气象记录以来(1873年以来)最高气温纪录。“重庆博物馆被热化了”“电风扇都热成了电吹风”“男子患热射病多脏器受损像煮过一样”……连日来,各类关于高温的话题频频登上网络热搜。据报道,过去一周浙江持续高温,连续有中暑患者送医,多人确诊热射病并已有死亡病例。

查看更多

盲目追求“夏练三伏”不可取 专家送你份科学运动指南

近日,多地出现高温天气。医院接诊中,由于户外运动时间过长导致中暑和热射病的患者增加。专家指出,在酷暑时节,盲目追求“夏练三伏”是不可取的。

湖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专家韩小彤介绍,热射病又称重症中暑,是一种致命性急症,以高热和意识障碍为主要特征,患者因高温引起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从而发生器官损伤甚至器官衰竭。对于青少年学生而言,高温天气不要盲目进行户外运动,可以选择游泳、健身操、太极拳等慢节奏运动。如果出汗较多,应及时补充水分,必要时可饮用淡盐水或含盐的饮料,以保证体内的电解质平衡。

查看更多

民法典呵护儿童健康成长(新论)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今年“六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国儿童中心成立40周年,强调:“希望你们发扬光荣传统,团结广大儿童工作者,做儿童成长的引路人、儿童权益的守护人、儿童未来的筑梦人,用心用情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呵护他们成长,法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民法典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未成年人是民法典重点保护的群体之一。从规定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到明确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再到规定收养应当遵循最有利于被收养人的原则,民法典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涵盖方方面面,形成了一张立体的权益保护网。可以说,民法典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是其人文价值、法治精神的重要体现。

查看更多

想知道雪糕“顽固不化”的秘密,看这里

在人们的印象中,雪糕受热就会融化。然而,最近某品牌雪糕在31摄氏度室温下放1小时不化引发热议。紧接着,一段网友用打火机点燃雪糕疑似烧不化的视频再度引发关注。

那么,雪糕化不化与什么有关呢?科技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查看更多

霍乱大面积暴发可能性不大

近期,武汉报告一例霍乱病例,根据官方通报,目前患者经过有效诊治,病情已经得到控制,症状已经消失。霍乱是因摄入的食物或水受到霍乱弧菌污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腹泻性传染病,病发高峰期在夏季。由于发病急、病情重、传染快、传播广泛,在我国,霍乱被列为甲类传染病。霍乱如何传染?如何避免被感染?夏季到来,如何避免急性腹泻?针对市民关心的问题,北京青年报记者梳理了霍乱相关内容,并采访了积水潭医院的许燕艳医生,提醒广大市民注意。

查看更多

健身直播火了 我国有多少人养成健身习惯?

2019年开始实施的健康中国行动提出,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从健身App的繁荣到健身直播的火爆,近年来我国居民健康观念提升效果显著。

“目前,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93岁,健康中国行动2022年主要目标提前实现。”在7月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介绍,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到25.4%,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37.2%。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新媒体传统媒体多种渠道,全民参与健康中国的氛围日益浓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