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新闻

开学在即,引导孩子做好时间管理告别拖拉

“眼瞅着就要开学了,我娃作业还没写完,好不容易去写作业了,一会儿在那儿转笔,一会儿在那儿抠橡皮擦,有时说他几句他竟还不耐烦起来了。”对于曾女士的苦恼,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心理(精神)科主任莫煊建议,家长应要根据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引导其做好时间管理,比如从调整生活作息、制定新学期计划等方面,尽快让孩子从假期生活中转变状态,适应新学期的学习生活。

查看更多

六大看起来减肥的食物,实际却越吃越胖

在这个人人都懂点儿养生常识的时代,我们对食物开始挑剔起来,大家都希望通过健康饮食来减脂降重,但由于一些原因,使得许多人对于低热量食品的概念产生了混淆,一顿操作下来以为自己吃得健康,实际上却挑到了“伪健康”食物。今天就盘点出六大名字里有健康相关字眼的高热量食物,替大家“避避雷”,免得越吃越胖。

查看更多

常锻炼或降低新冠感染及重症风险

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学科学家在《英国运动医学杂志》刊发论文称,他们开展的一项汇总分析发现,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与降低新冠肺炎感染风险及严重程度(包括住院和死亡)有关: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或75分钟高强度体育锻炼的保护效果似乎最佳。

研究人员表示,先前的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可以降低感染的风险以及呼吸道感染的严重程度,部分原因在于其能增强免疫系统的能力。但人们对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与新冠肺炎感染严重程度之间的联系知之甚少,鉴于此,他们开始尝试量化能降低新冠病毒感染及相关入院和死亡风险的体育锻炼活动的阈值。

他们在3个主要研究数据库中搜索了2019年11月至2022年3月之间发表的相关研究,并汇总出16份研究结果。这些研究共囊括1853610名成年人,其中超过一半(54%)是女性,参与者的平均年龄为53岁。大多数研究是观察性研究,在韩国、英国、伊朗、加拿大、英国、西班牙、巴西、巴勒斯坦、南非和瑞典进行。

综合数据分析表明,与不运动的同龄人相比,每周定期进行体育锻炼的人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降低了11%、住院的风险降低了36%、罹患新冠肺炎重症的风险降低了44%、死于新冠肺炎的风险降低了43%。且结果表明,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体育锻炼或75分钟高强度体育锻炼保护作用最大。

不过,研究人员也警告称,该分析所涉及的研究都是观察性研究,设计方式不同、锻炼情况数据主要来自受试者,并且只关注新冠病毒的贝塔和德尔塔变体,并没有涉及奥密克戎,所有这些因素都可能削弱研究结果。

但他们表示,定期进行中等强度运动可能有助于增强身体的抗炎反应,以及心肺和肌肉健康,所有这些都可以降低新冠肺炎感染及严重程度。他们计划采用标准化方法开展进一步研究。来源:科技日报

家长注意了,孩子腿疼不一定是生长痛

最近,许多医院的生长发育门诊日接诊量迎来高峰。其中,不少患儿及家长是来咨询身高问题的。孩子的长高问题,是很多父母的“心头大事”。趁着暑假,那些希望孩子能“更高一筹”的家长,便带着娃去就诊,希望他们可以长得更高。

前不久,12岁的林林被妈妈带去看病,起因也是身高问题。林林妈妈因担心儿子长不高,便让林林每天做摸高跳600个。坚持半个多月后,林林腿痛异常,家长窃喜,认为是“生长痛”,便没将此事放在心上。结果,林林的关节疼痛加重以致不能下蹲,就医后被诊断出胫骨结节骨骺炎。

无独有偶,不久前,湖北武汉一儿童经常在夜间喊脚痛,去医院做足部X光和CT检查,也未发现存在骨折的情况,家长就以为孩子是生长痛,没太在意。结果孩子还是经常在夜间被疼醒。直到再次去医院检查才发现,引起孩子足部疼痛的,并非生长痛而是骨样骨瘤,必须要经过手术治疗。

那么,什么是生长痛?哪些疾病容易和生长痛相混淆?我们又该如何将其与生长痛进行区分?科技日报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查看更多

人造甜味剂会提高人体血糖水平

美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细胞》杂志上撰文称,糖精和三氯蔗糖这两种人造甜味剂可能会阻碍人体在进食后调节血糖水平的能力,原因可能在于甜味剂会在肠道微生物内诱导一些变化。

在最新研究中,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约坦·苏伊士及其同事,在以色列120名没有潜在健康状况的成年人体内测试了4种糖替代品对血糖的影响。受试者被分为6组,并被提供1克的甜味剂。在两周内,4组参与者每天食用两包溶于水的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糖精或甜菊糖三次,所有甜味剂包中都含有至少96%的葡萄糖。每种甜味剂的日食用总剂量低于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确定的可接受日摄入量,第5组摄入等量葡萄糖粉末,最后一组不补充任何甜味剂。

查看更多

接种疫苗后,如何避免不良反应?

随着科技的进步,当今社会医疗条件比以往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目前有效抗病毒的药物仍旧屈指可数,而且效果有限,所以抗病毒药物只是万不得已的备选方案。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上医治未病”的说法,有效预防疾病才是最高级的治愈手段。当我们面对病毒所致疾病手足无措的时候,治未病的“病毒克星”——疫苗应运而生。

查看更多

中国疫苗助力消除全球“免疫鸿沟”

“在我国最需要的时候,中国迅速且安全地为我们提供了3100万剂疫苗抗击疫情。这次抗击疫情告诉我们,无论地理距离有多么遥远,阿中两国之间的友谊长存。”日前,在中国国药集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阿根廷总统费尔南德斯致函感谢中国对阿根廷抗疫的支持。

迄今为止,中国有3款新冠疫苗被世界卫生组织纳入紧急使用清单,超过100个国家批准使用中国生产的疫苗,其中许多国家把中国疫苗作为低龄儿童唯一使用的疫苗。中国新冠疫苗持续为全球抗疫作出积极贡献,助力消除“免疫鸿沟”。

查看更多

高温天要当心臭氧细菌感染,真的吗

□ 不存在臭氧细菌,实为臭氧污染。臭氧污染对人会造成一定影响,但影响是非急性的,需要一个过程。

  □ 面对臭氧污染,个人如何做好防护?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在臭氧高发期、高浓度时段减少户外活动,减少在臭氧污染环境中暴露的时间。

当前,全国多地高温天气还在持续。有传言称,今年气温异常闷热,臭氧细菌感染加剧,容易引发心脏病、呼吸道疾病等多种疾病,易感人群一定要小心。臭氧细菌是种什么细菌?真的有臭氧细菌感染吗?

查看更多

心脏放了支架 一年内要做好8件事

要预防心脏病复发,植入支架后的第一年是最关键的一年,这一年要做到哪些事呢?应急总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范煜东告诉心脏病患者,要注意以下8点。

按时服药必做到

抗凝药和他汀是维护支架保证,是防止血管再次发生病变的基础,必须坚持服用。

用药观察要仔细

患者服药的同时,还要注意自我观察。发现大便呈黑色、黏膜皮下出血等要及时就医。

饮食一定得控制

戒烟限酒,日常饮食要多吃蔬菜水果,少肉多鱼,适当喝牛奶。避免吃含胆固醇和油脂较高的食物,饮食要以清淡和健康为主,可以起到良好的保养效果。

平时记得多饮水

做完心脏支架一定要多饮水,这样可以预防血栓的形成,也可以降低血液的黏稠度,改善血液循环。最好是养成定时饮水的好习惯,早晨起床后喝一杯200毫升温水,上午和下午喝水量不低于1000毫升,晚上9点后最好少喝水,避免夜间起夜次数,从而影响睡眠质量。

控制情绪要和谐

多和大家聊天沟通,说说笑笑,情绪平和、不激动、不生气,保持心情开朗也很重要。一定要避免情绪大起大落和过度的波动,防止导致自身的心率受到严重的影响,不利于心脏健康。

锻炼身体要适量

身体锻炼要科学合理、循序渐进,行走的速度、步伐以感觉舒适为标准。从舒适的散步开始,日渐增加散步的时间和距离,以自己能够耐受为准。

定期检查不要忘

控制好血压、血脂、血糖,重视原发病的治疗和定期检查。每2至3个月复查一次,如果指标高于正常范围,就要积极采取治疗措施。

过度劳累要避免

做过心脏支架手术一年后需要注意避免身体过度劳累和从事重体力劳动,这样有可能会导致心率加快,不利于自身的心脏功能维持。要保持规律作息,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晚上11点之前上床睡觉,避免熬夜。来源:北京青年报

大陆针对“台独”挑衅强化制裁措施

一段时间以来,岛内极少数“台独”顽固分子极力挑衅大陆、恶意制造两岸对立、勾连外部势力分裂国家,这不仅严重危害台海地区和平稳定,更严重损害中华民族根本利益。为彰显反对“台独”分裂的坚强决心和坚定意志,2020年11月,国台办发言人向外界释放了正拟定“台独”顽固分子清单的讯息,宣告要对那些被列入其中的涉“独”言论嚣张、谋“独”行径恶劣的分裂势力成员,包括在岛内外组织、策划、实施分裂国家活动的首要分子及其金主等主要支持者,依法予以严惩。2021年11月5日,国台办发言人表示,大陆方面将依法对清单在列的苏贞昌、游锡堃、吴钊燮等极少数“台独”顽固分子实施惩戒。2022年8月3日,中央台办发言人受权发表谈话表示,国家追究“台独”顽固分子刑事责任具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凡是以身试法的“台独”顽固分子,我们将采取刑事惩处措施,依法严惩不贷,依法终身追责。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