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备受关注的胡某宇事件新闻发布会召开。发布会上,江西省、市、县公安机关联合工作专班及市县相关部门,公布了事件的最新调查情况。经调查,所有关键证据都指向:失踪的铅山少年胡某宇系死于自杀。调查结果公布后,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再度引发社会关注。那么,青少年可能出现哪些心理问题?又该如何应对呢?
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主任徐佳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介绍,青春期是人个性发展的关键期,同时也是矛盾时期。此时,青少年从生理角度已趋于成熟,但在心理角度又尚未完全成熟,处于一种既要求独立又无法完全独立的阶段。青少年行为问题高发,但是可塑性极大,这一时期加强心理卫生干预和道德规范等方面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新华社北京1月11日电(记者温竞华、高蕾)日前,辉瑞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Paxlovid)未通过2022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有公众担心这将影响新冠用药保障。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1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副司长黄心宇表示,按现行的新冠药品报销政策,Paxlovid仍可临时报销至2023年3月31日。
黄心宇说,国家医保局等四部门近期印发了《关于实施“乙类乙管”后优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治疗费用医疗保障相关政策的通知》,延续了目录外新冠治疗用药的临时报销政策,先行支付至2023年3月31日,在此期间患者用药报销不受影响。此外,现行版医保目录内新冠对症治疗的药品有600余种,品种比较丰富。
黄心宇介绍,2020年疫情发生之初,国家医保局就出台了“两个确保”的新冠费用保障政策,将诊疗方案内的目录外药品临时性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并随着诊疗方案的更新,及时跟进调整。
黄心宇说,近期也有一些其他新冠治疗用药陆续上市。随着上市新药的增多,新冠治疗用药的保障水平和能力将稳步提升。国家医保局将继续加强对新冠治疗用药的价格监测和管理,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同时全力做好相关费用的保障工作。
2022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日前落下帷幕。三款新冠治疗用药进入谈判,其中阿兹夫定片和清肺排毒颗粒谈判成功,辉瑞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由于报价过高未能成功。来源:新华网
本报北京2月8日电 (记者王美华)据国家医保局最新消息,目前获批上市的国产新冠治疗用药已全部被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其中,中药“三药三方”和阿兹夫定片已正式纳入医保药品目录,氢溴酸氘瑞米德韦片、先诺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等药品临时性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2023年1月29日,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上海旺实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新冠病毒感染治疗药物氢溴酸氘瑞米德韦片、海南先声药业有限公司申报的新冠病毒感染治疗药物先诺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上市。
据国家医保局医药管理司负责人介绍,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规定,上述2个药品都属于第十版诊疗方案范围。1月30日,国家医保局印发文件,要求各省级医疗保障部门按照《关于实施“乙类乙管”后优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治疗费用医疗保障相关政策的通知》要求,将氢溴酸氘瑞米德韦片、先诺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2个药品临时性纳入本省份基本医保基金支付范围,支付至2023年3月31日。
同时,相关省份医保局要依法履行药品价格主管部门职责,按照《新冠治疗药品价格形成指引(试行)》做好相关药品首发报价受理和引导工作,公开价格构成信息,接受社会监督。来源:人民网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和医疗卫生防病知识的普及,许多市民朋友家中会添置小药箱,提前储备一些感冒药、退烧药等常用药。近日,“上百盒布洛芬被扔垃圾桶”“网友囤1000片退烧药全砸手里了”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关注。药品保质期怎么看?过期了应该如何处理?2月7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药学部刘璇和李洁两位主管药师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
人民网北京1月20日电 (记者孙红丽)为进一步做好儿童临床用药管理工作,提高儿科医疗质量,保障儿童用药安全,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儿童临床用药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提出,加强儿童用药遴选和配备管理。医疗机构要建立完善儿童用药遴选制度,做好儿童用药的配备管理。遴选儿童用药(仅限于药品说明书中有明确儿童适应证和儿童用法用量的药品)时,可不受“一品两规”和药品总品种数限制,进一步拓宽儿童用药范围。
021年全国共有47个儿童用药被批准上市,其中14个纳入优先审评审批,促进了儿童用药上市进程,明显改善了儿童临床用药水平。目前,还有更多儿童用药处在申报过程中,我国儿童用药问题将进一步得到改善。
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将于2023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调整后的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药品总数达2967种,新增药品涵盖22个儿童用药等。
儿童身体仍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器官发育尚不完善,其肝肾功能对药物的代谢能力、不良反应耐受性与成年人存在明显差异。儿童用药是指适合14岁以下未成年人特殊体质以及需求的一类药品。国家卫健委近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儿童临床用药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遴选儿童用药(仅限于药品说明书中有明确儿童适应证和儿童用法用量的药品)时,可不受“一品两规”和药品总品种数限制,进一步拓宽儿童用药范围。《通知》还指出,医疗机构要按照处方剂量精准调配儿童用药,特别是针对低龄儿童的药品调剂,鼓励开发可灵活调整剂量的新技术、新方法,加强个性化给药的标准化管理和质量控制,减少“剂量靠猜、分药靠掰”导致的分不准、不安全等问题。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技耗分离、种植体系统集中带量采购、牙冠竞价挂网等形成了种植牙专项治理“组合拳”,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种植牙耗材的供应结构,有利于国产种植体生产企业的销售和研发,促成了符合市场竞争规律和群众预期的合理价格。
“不看牙,牙疼;看完牙,心疼”牙病患者的这种感觉有望成为历史。近日,口腔种植体系统集中带量采购在四川开标,39家企业产品拟中选,拟中选产品平均中选价格降至900余元,平均降幅达55%。再加上此前《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的通知》(以下简称《专项治理通知》)对于种植牙服务费用的调控,使得种植一颗牙的费用有望由数万元降至几千元,让人们实现“种牙自由”。那么,种植牙为什么一直这么贵?如何破解“种牙贵”?带着这些问题,科技日报记者近日采访了有关专家。
目前,大部分“阳过”的儿童进入了康复阶段。很多家长反馈,“阳康”后孩子还是容易疲倦,食欲也下降了不少。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那么,儿童“阳康”后该如何提高免疫力,尽快让身体完全恢复呢?就此人民网记者采访了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小儿呼吸二科主任张艳丽。
近日,中国食品科技学会与中国科协科学辟谣平台共同发布2022年食品安全与健康流言榜。以下这9句话,相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都听到过,甚至许多人对其中的有些话术深信不疑,但事实上,许多流言其实都披着令人信服的外衣,需要我们积累更多饮食常识,培养甄别能力。下面我们就来一一揭开2022年九大食品安全与健康流言的科学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