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北京3月14日电 (记者张梦然)美国芝加哥大学和法国国立卫生与医学研究所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在疫苗接种前后的几天里每晚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的人抗体反应迟钝。这表明,在免疫接种前努力促进健康的睡眠时间或是提高疫苗有效性的一种简单方法。该研究发表在13日的《当代生物学》杂志上。
研究人员梳理了文献,然后合并并重新分析了7项研究。他们检查了睡眠持续时间对流感和肝炎等病毒性疾病疫苗接种的影响。
研究表明,自我报告的睡眠时间不是疫苗反应的预测指标。研究人员指出,虽然这种关联对男性来说很强,但对女性来说却较弱且没有统计学意义。他们认为这可能是因为没有一项针对女性的研究,如考虑月经周期、避孕药的使用和更年期状态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使用荟萃分析的结果并与已知的疫苗抗体反应数据进行比较,研究人员估计睡眠不足对疫苗反应的影响相当于接种后两个月的抗体减弱。而且,他们在呼吸道病毒流感和影响肝脏的肝炎中看到了相同的结果,这表明这种影响可能会扩展到所有类型的病毒。
研究人员希望这项研究能够激发对这一现象的更多研究,以阐明对男性和女性的影响,并更好地了解睡眠持续时间如何影响不同的疫苗,以及如何优化睡眠以促进更好的疫苗反应。来源:科技日报
针对人大代表提出的规范民营医院医保定点管理的建议,国家医保局日前答复称,医保部门不得以医保定点机构数量已满等非医疗服务能力方面的理由,拒绝将社会办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符合条件的民营医疗机构,均能通过申请签订医保协议纳入医保定点管理。
国家医保局介绍,2015年6月印发的《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提出要将符合条件的社会办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执行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政策。不得将医疗机构所有制性质作为医保定点的前置性条件,不得以医保定点机构数量已满等非医疗服务能力方面的理由,拒绝将社会办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而《医疗机构医疗保障定点管理暂行办法》则规定,包括民营医疗机构在内的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均可以通过申请签订医保协议纳入医保定点管理,并明确了协议签订的基本条件和流程。
国家医保局表示,医保部门在定点医疗机构管理中,应始终坚持对公立医院和社会办医疗机构一视同仁的原则,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事中、事后管理,明确协议变更、中止和解约的不同情形,建立退出机制,实现定点医疗机构的动态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保证医保基金安全,促进医疗机构定点管理的规范化、法治化。
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充分借助信息技术为监管赋能,积极引导民营医院接入医保智能监控系统,强化智能监控结果应用,构筑全天候、全方位、全流程监管防线,全力维护医保基金安全,进一步规范民营医院医保定点管理。来源:北京日报
每年春季是甲流的高发季节,最近一些地方出现了散发病例。什么是甲流?有什么特点?如何治疗和预防?老年人和小孩需要注意什么?国家卫健委组织专家进行了解答。
“‘甲流’是甲型流感的简称,是由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说,甲流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得了甲流主要症状为发烧、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周身不适,体温可达39—40摄氏度;也有一部分感染者会出现鼻咽喉肿痛、流鼻涕,个别感染者还会出现肠胃型感染,表现为上吐下泻;严重的可能会出现病毒性肺炎,有基础病的老年人感染后可能诱发基础病加重。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保定市第二医院副院长马永平非常关注人民群众维护自身及家庭健康的能力提升。今年两会上她提出应该鼓励医药信息传播多元化,利用医药工作者、医药企业的专业性和大众媒体的积极性,推动更多健康、科学的医药健康信息走向社会公众。
目前,我国依然面临多重疾病威胁并存、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城乡居民关于合理用药、预防疾病等维护健康的知识和技能还比较缺乏。需要加快完善面向公众的医药健康信息指引机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主 持 人:实习记者 苏菁菁
对话嘉宾:杨剑宇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浙江公司党委书记
刘庆峰 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
李楠楠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南通市长青乐龄老年护理院
近期,多省暴发诺如病毒感染。一般来说,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感染的高发季。感染诺如病毒后,常见呕吐、腹泻、腹痛等不适。其中,儿童多以呕吐为主,成人则腹泻居多,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其他疾病也可导致相关症状,还需就医判断原因)。
腹泻会引起一些并发症,如电解质(钠、钾、镁、氯等)的丢失,体液丧失,继发脱水。因此,出现剧烈腹泻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适当服用药物,以防机体过度脱水、水盐代谢失调和消化及营养障碍。
腹泻时,除补液、服药外,在饮食上还需要注意,急性水泻期排便频繁、呕吐严重者可暂禁食,使肠道完全休息,可经静脉输液以补充水和电解质等。
2023年3月4日是“世界肥胖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肥胖防控,是你我们的责任”,强调肥胖防控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尤其是现在进入春季,春天已经来了,夏天也就不远了,大家的减肥呼声越来越高,当然除了发现大家都不约而同迈开腿的同时,不少人也实施了管住嘴的行动。都说减肥“三分靠动,七分靠吃”,减肥不能靠饿,饥饿时身体首先会利用血液中的糖原来供能,随后便是肝糖原和肌糖原,就算是不吃饭,脂肪的消耗也很少。有时候大可不必过于苛刻自己,用正确的方法吃会让你在运动的时候收获更好的减肥效果。
科技日报北京3月1日电 (记者张梦然)英国剑桥大学领导的一项最新大规模分析证实,如果每个人的身体活动量至少达到推荐水平的一半,那么十分之一的早逝是可以避免的。2月28日发表在《英国运动医学杂志》上的这项研究称,每天11分钟(每周75分钟)快走等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足以降低患心脏病、中风和癌症的风险。
心脏病和中风等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体育活动,尤其是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可降低患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风险。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建议成年人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运动。
为了探索对抗疾病和过早死亡所需的身体活动量,剑桥大学医学研究委员会流行病学部门的研究人员汇集并研究了来自所有已发表证据的队列数据。他们查看了196篇同行评审文章中报告的结果,涵盖了来自94个大型研究队列的超过3000万参与者,这是对身体活动水平与心脏病、癌症、早逝风险之间关联进行的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分析。
研究发现,从广义上讲,每周超过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活动,在降低疾病或早逝风险方面的额外好处几乎微不足道。但每周累积75分钟的适度运动,却足以将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17%,患癌症风险降低7%。对于某些特定的癌症,风险降低幅度更大,如头颈癌、骨髓性白血病、骨髓瘤和贲门癌的风险降低14%—26%。对于肺癌、肝癌、子宫内膜癌、结肠癌和乳腺癌等其他癌症,观察到的风险降低了3%—11%。
研究人员表示,适度的活动并不一定是人们通常认为的运动,例如跑步。有时只需要改掉一些习惯,例如尝试步行或骑自行车,而不是开车去工作或学习地点,或者与孩子一起积极玩耍也可以。做喜欢的活动,且很容易将其纳入每周例行活动中,这是让身体变得更加活跃的绝佳方式。来源:科技日报
甲流的潜伏期通常为1—3天,最主要的症状是发热、全身肌肉酸痛与头痛,也会有一些较轻的呼吸道症状,例如咳嗽、流涕、咽痛等。尽管其与新冠病毒感染在上呼吸道方面的症状相似。但是,新冠病毒感染还可能带来味觉、嗅觉的异常,部分感染者会出现呕吐、腹泻与结膜炎的症状,这些症状在甲流患者中相对少见。
科技日报北京2月28日电 (记者张梦然)英国《自然·医学》杂志28日发表的一项研究认为,一种常用的人工甜味剂赤藓糖醇可能与心脏病事件相关。
人工甜味剂应用于食品和饮料中以降低糖和热量摄入。人们常建议将其作为代谢疾病(如糖尿病和心脏病)患者替代糖的选择。监管机构一般认为这些甜味剂是安全的,但很少有研究调查过其长期健康影响。赤藓糖醇是一种常用的代糖,它是天然形成的,在水果和蔬菜中含有低水平的赤藓糖醇,但在加工产品中添加水平较高。
美国克里夫兰医学中心研究人员此次在1157名经过心脏病风险评估、有3年结局数据的人群中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分析血液中的化学物质,团队观察到多种人工甜味剂(尤其是赤藓糖醇)的化合物水平在三年随访中与未来心脏病和中风风险增加有关。这一相关性在独立阵列研究中得到证实,该阵列研究在美国和欧洲进行了选择性心脏评估。团队的进一步研究表明,全血或血小板中的赤藓糖醇导致了血栓形成加速,这在动物模型研究中得到了确认。
研究人员还在8名健康志愿者中进行了前瞻性干预研究。在志愿者摄入30克赤藓糖醇饮料后,检验其血浆水平,发现所有志愿者赤藓糖醇水平持续增加,在2—3天里超过了凝血风险增加的阈值。
研究人员认为这项发现或可表明赤藓糖醇水平提高与血栓风险升高相关。但他们也指出,此次研究的阵列中心血管风险因子发生率偏高,仍需确认对明显健康的受试者进行更长期随访中是否能观察到类似结果。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