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新闻

夏季如何正确防晒

夏日炎炎,面对强烈的紫外线,我们应该如何正确防晒?

“防晒并不只是防晒黑,还要防晒伤。借助遮阳伞、墨镜、防晒衣等硬防晒,以及涂抹防晒霜等手段,可以一定程度上预防皮肤老化。”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常晓说,大家要根据自己的皮肤状况、防晒需求来选择防晒方式和用品。

常晓告诉记者,出门就涂抹防晒霜并不是必需的,每天都涂防晒霜有可能对皮肤产生负担。比如在居家或办公环境下,只要不是长期处于透明玻璃旁,不需要涂抹防晒霜。如果只在户外暴露20分钟左右,或紫外线指数在2以下,硬防晒就可以达到好的防晒效果。如果紫外线强烈,或户外活动超过半小时,建议采用硬防晒叠加涂抹防晒霜。

按照防晒剂成分的不同,防晒霜分为物理防晒、物化混合防晒以及化学防晒。应该如何涂抹防晒霜?常晓说,如果是物理防晒霜,只需要在出门前涂抹;其他则需要在出门前20—30分钟涂抹才能达到好的效果。防晒霜应足量涂抹,一般来说,整个面部需要用到一个硬币大小的量,并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补涂。

“皮肤比较敏感的患者一般建议选择硬防晒或物理防晒霜。”常晓说,使用防晒霜后还要做好清洁。一般的物理防晒、物化混合、化学防晒的用品可以使用洗面奶清洁,对于防水抗汗型的防晒霜,则需要使用卸妆产品。如果患者因长时间强烈紫外线照射,皮肤部位出现红斑、水肿、水泡等,轻微不适时可以冷敷,严重的应尽快就医。来源:人民网

洪水中,他用双手托举小女孩

近日,一组照片和视频引发网友关注:强降雨导致道路积水,几位辅警与民警在齐胸深的积水中,涉水救援被困车辆里的人员。其中一张照片定格了一名辅警用托举方式营救小女孩的瞬间,这一举动深深地感动了网友。

据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报道,7月26日20时至27日6时,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出现极端强降雨天气,最大小时雨量达146.1毫米,古蔺多个乡镇小时雨量超过100毫米,暴雨导致道路积水严重。

7月27日凌晨4时许,古蔺县公安局巡防大队接到群众求助电话,一辆车因发动机进水熄火,车上3个大人和3个小孩一共6人被困。巡防大队队员赶到现场时,发现积水已淹至道路1米深位置,眼看水位还在不断上涨,即将淹没车顶,救援刻不容缓。

几位民警和辅警来不及带上救生设备,赶紧徒步向车辆靠近。据辅警康安友回忆,水流非常急,他们蹚水前行,几次都险些被冲走。当时,被困车辆已经漂浮在道路上,水不断从车辆缝隙涌入车内,由于车辆被积水包围,车门无法打开。危急之时,他们决定用接力的方式救援。辅警钟迎春在副驾车窗处将被困人员抱出来,交由康安友送至路边安全地带,再由辅警桂飞和民警陈林将其送往医院。

这时,一名被困车内的小女孩因呛水身体不适,辅警康安友将她托举过肩,在齐胸的水中小心翼翼将她转移到安全区域。后经医护人员检查,此次6名被困人员均无大碍。

康安友将小女孩托举过肩的营救过程被附近群众拍下,相关视频和照片在网络传播后引发关注,很多网友为康安友和他的同事们点赞。网友“云里看花”感慨道:“平凡人创造了不平凡之举!”网友“云韵”也称赞说:“有爱心,有担当,带来了满满的正能量。”

7月28日,泸州市公安局为此次救援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民警和辅警颁发表彰证书。其中,康安友因托举营救小女孩被记个人一等奖。来源:人民网

家里测血压 这个标准是正常值

家庭自测血压值一般低于在医院或诊所测的血压值,正常参考值为<135/85mmhg,对应于诊所血压<140/90mmhg,高血压病人治疗应该达到的家庭自测血压目标值也是<135/85mmhg。

我国的标准是:家庭血压的平均值≥135/85mmHg时,可以确诊高血压,或血压尚未控制。

所以,当您自己在家量的血压超过135/85mmHg时就要到医院看看有没有高血压了。或者您吃着降压药的情况下,在家量的血压总超过135/85mmHg,也需要找医生看看需不需调整降压药了。

另外,血压要和自己比,比如年轻时血压是110/70mmHg,现在血压130/80mmHg,即便没有达到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但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已经显著升高了。所以,没有高血压者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尽量保持更低水平的血压。

还要注意,一些基线血压水平比较低的人,比如年轻时有生理性低血压(血压低于90/60mmHg),如果血压水平提升了40/20mmHg,就应该判断为存在高血压状态。来源:北京青年报

空调房里待久了 小心肩膀被冻住

长时间提拉重物——一直紧绷着的肩关节可能会“冻住”!

肩部外伤后不重视功能锻炼——长期缺乏活动易导致“冰冻肩”!

抓单杠、荡吊环——不科学的运动方式反而会让“冰冻肩”找上门!

空调房里不注意保暖——当心肩关节会被“冻结”!

除了活动受限 “冰冻肩”还有一特点

“冰冻肩”即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俗称“五十肩”。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本病的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是中老年人肩关节最常见的疾病,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有可能严重影响肩关节的功能活动。患者的肩关节可有广泛压痛,并向颈部及肘部放射,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

我们的肩关节由肩胛骨的关节盂和肱骨头构成,肩关节内填充着关节液,起润滑作用,外周包绕关节囊,起固定和保护关节的作用。炎症是导致肩关节表面组织粘连、关节液减少的主要原因。导致炎症的原因则非常多,如外伤、手术、肩关节长期不活动等。此外,“冰冻肩”还有可能是全身疾病的表现之一,如糖尿病、风湿类疾病等。

判断肩关节疼痛到底是不是“冰冻肩”,医生主要根据体格检查来诊断,活动范围下降,肩关节周围有典型的压痛点,基本上可以诊断。为了明确病情发展程度,还需要完善X线、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必要时抽血化验除外其他系统性疾病。

查看更多

香港中药新药首次获准在美临床试验

本报香港7月26日电  (记者冯学知)香港浸会大学中药创新研发中心25日召开记者会,宣布该中心研发的用于治疗慢性便秘的中药复方新药获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许可,在美进行一期临床试验,成为香港首个获得该许可的中药新药。

香港浸会大学协理副校长(中医药发展)、中医药学院临床部主任、中药创新研发中心总裁卞兆祥介绍,慢性便秘是一种常见性的胃肠道疾病,患病人数众多而且普遍,团队基于对便秘的临床及基础研究,从中药古方中发现了一种优于现有治疗方法的中药复方,并按照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新药评审要求开发出了质量更高、更稳定的中药新药。

“中医复方治疗便秘的同时,还可以调节病人的体质,凸显了传统中医的智慧。”卞兆祥表示,中药治疗便秘历史悠久,却一直未能走向国际,中药创新研发中心研发的中药复方新药今次获准在美临床试验,表明香港中药创新研发成果得到国际同行认可,也为今后香港中药新药走出国门积累了经验。

香港浸会大学中药创新研发中心由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署支持,于2020年9月正式成立,是香港本地大学首间综合性中药研发中心。来源:人民网

防控近视“启明行动”将开展 发布《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核心知识十条》

本报北京7月26日电  (记者白剑峰)为在全社会形成重视儿童眼健康的良好氛围,持续推进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决定在全国持续开展“启明行动”——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健康促进活动,并发布了《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核心知识十条》。

本次活动的主题为:重视儿童眼保健,守护孩子明眸“视”界。强调预防为主,推动关口前移,倡导和推动家庭及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营造爱眼护眼的视觉友好环境,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国家卫生健康委要求,开展社会宣传和健康教育。充分利用网络、广播电视、报纸杂志、海报墙报、培训讲座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倡导,向社会公众传播开展儿童眼保健、保护儿童视力健康的重要意义,以《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核心知识十条》为重点普及预防近视科学知识。创新健康教育方式和载体,开发制作群众喜闻乐见的健康教育科普作品,利用互联网媒体扩大传播效果,提高健康教育的针对性、精准性和实效性。指导相关医疗机构将儿童眼保健和近视防控等科学知识纳入孕妇学校、家长课堂内容。

开展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咨询指导。医疗机构要以儿童家长和养育人为重点,结合眼保健和眼科临床服务,开展个性化咨询指导。要针对儿童常见眼病和近视防控等重点问题,通过面对面咨询指导,引导儿童家长树立近视防控意识,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加强户外活动,养成爱眼护眼健康行为习惯。

提高儿童眼保健专科服务能力。各地要积极推进儿童眼保健专科建设,扎实组织好妇幼健康职业技能竞赛“儿童眼保健”项目,推动各层级开展比武练兵,提升业务能力。来源:人民日报

别让“避暑神器”变“健康杀手”

炎炎夏日,空调成了许多人的“避暑神器”。

但是你知道吗?空调若使用不当,也可能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此前有报道称,浙江杭州一男子一回家就哮喘病发作,医生在排除其他诱发因素后,判断与当时气温突然升高、启用空调有关。遵医生“处方”清洗空调后,该男子的哮喘病得到了缓解。

为什么空调不定期清洗会诱发哮喘病?清洗空调时,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带着这些问题,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清凉家电”竟能让人患病

一些人常常有这种感觉:长时间处于空调房中,就会出现感冒、发烧、头晕、胸闷等症状。这并非一些人“矫情”,而可能是由空调污染引起的。

“空调很长时间没使用或使用一段时间后,在其外罩、过滤网等部位上会积累大量灰尘、螨虫,甚至滋生霉菌。而开空调时,环境一般都是密闭的,这样空调内的灰尘就会通过出风口向室内传播。”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免疫学系博士、助理研究员蔡孟华向记者介绍,“这些物质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后会诱发呼吸道反应,使人出现咳嗽、喘息等症状。”

蔡孟华提醒,长期不清洗空调还可能导致空调吹出来的风味道较大,进而引起头痛、头晕、神经衰弱等,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另外,空调房里待久了,很多人会觉得干燥,因此会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润度。殊不知,加湿器也有可能成为人们健康的“隐形杀手”。

“最近出现的新名词‘加湿性肺炎’,就是指因不当使用加湿器造成的一系列呼吸道疾病,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免疫学系博士徐玉鹏解释道,加湿器及其储水箱若不定期清洗、换水,可能会滋生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处于水箱潮湿温暖的环境中,这些微生物会在短时间内迅速繁殖,并随着加湿器喷出的水雾在空气中弥散,其中一些致病菌会通过细小的水滴颗粒进入人的呼吸道和肺部,进而引起咳嗽、发热甚至呼吸困难等症状。

定期清洁空调以防危害健康

避免家用电器变“健康杀手”,需要对它们进行定期清洗。

蔡孟华表示,清洗空调不仅有利于防止空调导致的呼吸道疾病,还有利于提高空调的制冷、制热效率,延长其使用寿命。“一般来讲,空调每年清洗2—3次最为合适。通常是夏天空调开机前清洗一次,空调开机中间时段清洗一次,夏天结束空调关机时清洗一次。”她说,“空调的清洗应该包括空调机体外壳、过滤网、散热片,以及冷凝器和蒸发器等部件。”

蔡孟华补充道,在使用空调时切勿贪凉,一般空调温度调至26—28摄氏度为宜;同时,要注意定时开窗通风,让空气有效流通,减少细菌感染的机会。

此外,加湿器也要定时清洗换水。“加湿器应每天换水,每周清洗,以免细菌滋生,造成室内空气污染。”徐玉鹏表示,“加湿器不宜一直使用,最好不要持续使用超过2—3个小时。”

对于纯净型加湿器,只需定期更换过滤网和蒸发器即可。对于超声波加湿器和电加热式加湿器,首先应先用半干的纸巾或抹布将加湿器的机身清理干净。在外观清洗干净后即可清理加湿器水箱。若加湿器进水口很小,可在水箱中放少量大米和水,拧上进水口的盖加以晃动。在晃动的过程中,大米与水箱内壁会产生强大的摩擦力,进而将水箱里的脏东西去除干净。最后是清理震荡片附近及水箱底部与主机水槽接口地方的水垢,可选择先用白醋将其溶解,然后用棉签擦拭掉。来源:科技日报

夏天跑步如何防晒?

前几天, #原来天生白更不容易晒黑#这一话题上了微博热搜。这让我想起了一到夏天,不少小伙伴总问的问题:夏天跑步怎么防晒?怎样的防晒措施能保证夏天跑步不被晒黑?对爱美的女生来说,夏天防晒是终极问题,跑步也不例外,当然得防晒。而且由于较长时间在较强的阳光下跑步,防晒应该是夏天跑步必须郑重对待的头等大事:无论是天生白还是天生黑,脸和手还有胳膊防晒都是必要的,跑步的人,防晒都是必须。

夏天跑步如何防晒?我的经验和体会是:最好的防晒不是防晒霜,而是遮挡。夏天跑步防晒有千万种办法,但我认为,做到三条就足够了。

遮挡是第一条。遮挡主要解决跑步人的头部、脸和脖子以及胳膊被晒问题,尤其是女孩,如果不想晒黑,这条特别重要。

具体看,脸和脖子可以用三件套轻松解决防晒问题:第一,头上要戴速干空顶跑步帽,对头、脸部遮挡防晒的同时,又能导汗,并保持头顶通风凉快。第二,眼睛要戴防紫外线跑步眼镜,尤其是今年夏天,清晨6点,阳光已经很强烈,所以,在阳光下跑步时间超过40分钟的跑者,一定要戴防紫外线跑步眼镜,保护好眼睛不长时间受强烈阳光和紫外线影响。第三,脖子和脸用脖套遮挡,TB、JD、PDD等电商平台上,搜索一下“跑步透气防晒脖套”就能出现很多相关产品,便宜且花样多,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各种花色和材质。我建议简单透气颜色亮一点的,好看又好用,戴上后往上拉到眼镜下,整个脸部和脖子就严严实实地被遮挡住了,非常防晒。有人会觉得戴上脖套后跑步闷,这就需要训练和适应了。第四,手和胳膊的防晒神器就是手套和袖套。如果你对冷热的平衡调节能力较强,那就完全可以穿长袖透气防晒服跑,完全不用担心胳膊被晒,只用戴一副透气的手套,防止手被晒黑就行了。至于腿,我认为是没必要防晒,晒晒更健康。如果你在意,我建议可以穿跑步压缩袜解决小腿的防晒问题,但不建议穿长裤防晒,今年夏天太热了,穿着短裤跑,散热好,让大腿晒成小麦色也不错啊。

防晒第二条是跑完后,一定要第一时间及时清洗脸部和胳膊。洗澡、洗脸、洗胳膊、腿,一个是洗掉留存的紫外线,一个是降降温,有条件或者愿意的,洗完后脸上再敷上一个补水面膜。看到这,有人会问,面膜用不用先在冰箱里冷藏?我的建议和体会是不用,就用常温的就足够了。敷面膜的目的是及时补水。从中医角度看,脸部行走胃、小肠经等经络,用面膜冰敷对身体并不友好。

防晒第三条,就是在保证睡眠的情况下,尽量早起跑步。晨跑,一个是呼应《黄帝内经》里说过的人要顺从自然的节奏生活,一个是早上的阳光真的很美好——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都非常美好,对健康有益。也许有人会说,早上需要睡觉,起不来——晚上可以早睡啊,多数人晚上睡得晚,并不是真的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工作也好,爱好也好,而是刷手机,刷短视频等等,你可以早点睡——之前我写的文章强调过,跑步的意义除了跑步本身之外,还是你调整生活规律的一个方式。

做到上面三条,无论是长得黑还是长得白的人,夏天跑步,基本都不用再担心被晒黑的问题。对了,遮挡之前,防晒霜也别忘记抹。来源:北京青年报

基本覆盖药品全生命周期 国家医保局发布谈判药品续约规则

国家医保局日前对《谈判药品续约规则》进行调整完善并发布,明确建立基本覆盖药品全生命周期的支付标准调整规则,对达到8年的谈判药纳入常规目录管理;对未达8年的谈判药,连续协议期达到或超过4年的品种以简易方式续约或新增适应症触发降价的,降幅减半。

本次调整也进一步体现对创新的支持,增加了对于按照现行注册管理办法批准的1类化药、1类治疗用生物制剂,1类和3类中成药,在续约触发降价机制时,可以申请以重新谈判的方式续约,国家医保局将组织专家按程序进行测算,谈判续约的降幅可不必高于简易续约规定的降幅。

此外,对纳入国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的药品,如医保基金实际支出超出预算,在2023年和2024年续约时可不予降价。

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完善续约规则,稳定企业预期,进一步调动企业申请药品进入目录、为目录内品种追加适应症的积极性,患者的用药保障水平将得以维持和提升。同时,按照新的规则,谈判成功的品种单纯因医保基金支出超预算而被剔出目录的风险降低,更多性价比高的谈判药品得以继续保留在目录内,有利于降低医保基金支出风险和患者个人负担。来源:新华网

超柔韧血管内探针可记录深脑活动

据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一种通过血管输送的超小型、超柔韧的电子神经植入物可记录大鼠大脑深处的单个神经元活动。这项技术可作为与大脑深部区域的长期、微创生物电子接口。

脑机接口(BMI)可实现大脑与外部电子系统之间的直接电气通信。BMI让大脑能直接控制假肢等装置或调节神经、肌肉功能,这可帮助瘫痪的人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恢复肢体功能。

然而,大多数传统的BMI仅限于测量大脑表面的神经活动。记录大脑深部区域的单个神经元活动通常需要进行侵入性颅内手术来植入探针,这可能会导致感染、炎症和脑组织损伤。

将生物探针植入大脑深部区域的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大脑的血管网络。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团队展示了超灵活的微血管内(MEV)探针,就可通过血管精确地输送到大脑深部区域。这种超小型、柔韧的网状电子记录装置,可装载到灵活的微导管上并植入到内脑的亚百微米级血管中。一旦到达目标位置,该设备会像支架一样展开,记录血管壁上的神经元信号,而不会损坏大脑或其脉管系统。

为了评估MEV探针的体内潜力,研究人员将注射探针植入大鼠大脑的脉管系统,其展示出测量皮层和嗅球局部场电位和单神经元活动的能力。研究表明,植入装置具有长期稳定性,不会对脑血流或大鼠行为造成实质性改变,且只引起最小的免疫反应。

研究人员指出,此类设备的未来迭代可通过记录和解码患者的神经活动,提供适当的调节刺激,为患者量身定制治疗方法。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