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新闻

新人工智能模型可预测脑胶质瘤治疗效果

科技日报深圳10月10日电 (记者罗云鹏)10日,记者从香港科技大学获悉,由该校领衔的国际科研团队研发出一套人工智能模型,可预测脑胶质瘤患者接受治疗后的进程和结果,将为改善病人管理策略和实施精准治疗提供新方向。相关成果于近日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上。

查看更多

声音嘶哑超两周需警惕喉癌威胁

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可对患者发声功能、吞咽功能、呼吸功能造成恶劣影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日前,一影视演员因喉癌离世,让喉癌再次引发人们的关注。统计数据显示,男性的喉癌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在我国,喉癌患者的男女比例约为8∶1。

那么,喉癌有哪些类型?其临床诊疗都有哪些技术和方案?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喉癌?带着这些问题,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查看更多

献血后发胖 这个锅该谁背?

无偿献血能帮助濒危患者挽回生命,但在我们身边依然有很多关于献血的误解和谣言,阻碍了大家捐热血献爱心的热情。今天,输血科专家整理了关于献血的误区和常见疑问,希望越来越多的大众能够正确掌握献血常识,消除疑虑,积极参与无偿献血。无偿献血人人参与,和谐社会个个受益。

谣言:献血会引起血压不稳

献血不会引起血压不稳。导致血压不稳定的因素有很多:生活作息不规律、饮食结构不合理、过量的吸烟饮酒、疾病等原因都会导致血压不稳定。

根据《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明确将高血压列为不能献血的范围;献血者血压在正常范围内,即12.0kPa(90mmHg)≤收缩压<18.7kPa(140mmHg);8.0kPa(60 mmHg)≤舒张压<12.0kPa(90mmHg);脉压差:≥30mmHg/4.0 kPa,才能献血。每次献血前,工作人员都会为每名献血者先测量血压。

个别献血者献血后会出现血压不稳,多是献血紧张所致,情绪波动幅度过大,会引起血压不稳。如果出现血压不稳,要注意休息,保持情绪稳定,血压很快会恢复正常,不会造成病理性的高血压或低血压。对于长期服用降压药的患者不建议献血,主要是因为尽管血压可能控制在规定的献血范围,但献血可能对献血者本人以及接受血液的患者造成影响。

谣言:献血会让人变胖

献血跟变胖没有关系。正常献血200-400毫升,肝脏和脾脏存储的血液会动员出来,血液很快就补充上来,所以献血对人体血容量影响很小,献血后人体会补充新的红细胞、白细胞等血液成分,但不会生成脂肪,可见献血和肥胖没有关系。

影响人体肥胖的因素有很多,如遗传、激素、代谢平衡等,其实体重的增减取决于摄取热量和消耗热量之间的差值。一个常见的数据是,当摄入的热量比消耗的热量多3500卡路里时,就增重1磅(约453克),可见献血不会导致人体发胖。

某些人献血后变胖的主要原因是献血后担心伤身体,往往通过饮食大补的方式补充营养,导致体内短时间热量摄取过多,加上活动量少,缺乏锻炼,这些增加的热量难以消耗,就会以脂肪的形式堆积起来,从而导致肥胖,这是献血后变胖的本质原因。

其实献血后只需正常饮食,保持膳食结构均衡即可,不用额外补充营养即可满足造血的需要,切不可盲目进补,以免造成体重增加,血糖、血脂等指标的升高对人体造成不利的影响。

谣言:献血会降低免疫力

献血不会降低人体免疫力。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人体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的任何异物(病毒、细菌等),处理衰老、损伤、死亡、变性的自身细胞,以及识别和处理体内突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是人体识别和排除“异己”的生理反应。

人体内的细胞每天都会大量自然死亡,即使不献血也会随着人体的新陈代谢排出,并没有降低人体免疫力。适当地献血会减少人体内的血细胞数量,刺激人体的造血功能,从而有效地改善人体血液环境,促进身体健康。

造成人体免疫力低下的原因有以下几种:年龄、环境、家族、心理、营养等因素。献血时只是抽出外周血管的血液,人体会自动将贮存在内脏里的血液释放到血管中保持恒定的血容量,所以献血不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力。

我们可以通过均衡饮食、充足睡眠、适度运动和控制情绪等方式来提高免疫力,所以献血后还需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更要避免熬夜,以免影响身体的恢复。

谣言:新冠感染后不能献血

新冠病毒是呼吸道病毒,不会经输血传播。

目前为止,全球尚没有新冠病毒通过输血途径传播的报道。血站会严格执行采供血管理制度,确保感染者康复并经过一段时间的健康观察后再献血。因此,曾感染过新冠的献血者捐献的血液是安全的。

对于曾感染新冠的无症状、轻型和普通型感染者,发烧、咳嗽、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完全消失后一周,且最后一次核酸或抗原检测阳性7天后就可以献血了。

如果是重型或危重型的感染者,则需要康复6个月后才能献血。

这个标准与国际上有关新冠病毒感染后延迟献血的要求,以及现行的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者延迟献血的要求是一致的,不会对献血者健康造成危害。

以下情况要注意:

1.接种鼻喷新冠疫苗(流感病毒载体),需要在接种后满4周再献血。

2.接种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需要在接种后满2周,无不适症状,才能献血。

3.接种灭活疫苗或基因重组DNA或mRNA疫苗,只需暂缓48小时,无不适症状就可以献血。

4.如果接种的是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和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是一样的,需要接种此类疫苗后满2周,且无不适症状可以献血。

敲黑板

这13种情况暂时不能献血

1.口腔护理(包括洗牙)未满三天

2.拔牙或其他小手术未满半个月

3.妇女月经期前后三天

4.妊娠期或流产未满六个月

5.分娩及哺乳期未满一年

6.上呼吸道感染未满一周,甲流病愈后间隔一周

7.肺炎病愈未满三个月

8.急性肠胃炎病愈未满一周,感染诺如病愈后间隔一周

9.急性泌尿道感染未满一个月,急性肾盂肾炎病愈未满三个月,泌尿系统结石发作期

10.活动性或进展性眼科疾病病愈未满一周,眼科手术愈后未满三个月

11.伤口愈合未满一周,皮肤局限性炎症愈合未满一周,皮肤广泛性炎症愈合未满两周

12.文身未满一年者

13.良性肿瘤:妇科、体表良性肿瘤术后未满一年者

来源:北京青年报

患呼吸道疾病建议暂缓假期出行

近日,有不少网友反映出现嗓子痛、咳嗽等症状,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本市多家医院了解到,近期感染科、儿科等科室的就诊量有所增加,主要以新冠和普通感冒、肺炎支原体感染等呼吸道感染疾病为主。当前正值季节更替,天气日渐转凉,中秋、国庆假期又即将到来,面对呼吸道疾病,如何做好个人健康防护?北京青年报记者专门采访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于晓敏,为广大市民答疑解惑,并给出健康提示。

查看更多

合理膳食或可缓解过敏症状

摄入高能量、高饱和脂肪、高蛋白和低纤维食物,会增加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风险;摄入较多的蔬菜和水果、橄榄油和鱼类,则会降低哮喘、过敏性鼻炎发生的风险。此外,摄入足够的微量营养素,与过敏性鼻炎等特应性疾病的风险降低和症状减轻有关。

眼睛奇痒流泪、打喷嚏流鼻涕、咳嗽喘息、皮肤瘙痒……在我们周围,不少人曾有过各种各样的过敏症状。严重的过敏性疾病,甚至可以危及性命。

在过去的30年里,全球过敏性疾病发生率大大增加,目前全球患病率已超过22%。因此,过敏性疾病也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21世纪重点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

近年来,有大量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表明,膳食和营养与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及症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近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生物多样性研究组张萍研究员就这一主题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整理和综述,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营养学期刊《营养素》上。

查看更多

科学控糖一日三餐是重点

近年来,“喝奶茶喝出牛奶血”等极端个案屡见报端,减糖、控糖甚至戒糖成为网络热议话题。但消费者是否真的了解糖?是否知道如何科学减糖、控糖?近日,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发布了专项调查结果,并邀请专家对调查结果进行解读。

查看更多

手上老长倒刺 到底是不是缺营养?

手指头上的倒刺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小小一根弄得又红又疼,处理不当还容易感染。江湖传言,手上老长倒刺是缺乏维生素的表现,也有说是不良的用手习惯导致。那么,手上的倒刺究竟是怎么出现的?要不要补充维生素呢?听听医生怎么说。

倒刺就这样冒出来了

指甲边上的倒刺,医学上有个学名叫“逆剥”,这是一种常见的甲周皮肤问题,有时会让我们感到不胜其扰。研究发现,这些倒刺的形成与指甲末端的角质层有关。因为皮肤的水分滋养主要集中在表皮和真皮层,很难达到角质层,就使得角质层比较干燥。加之角质层总是在不断累积、增厚,当其角化过度,没有得到足够的护理时,皮肤边缘部分就会变得特别容易干燥开裂。微小的裂纹被摩擦增大,于是就出现了这些讨厌的倒刺和脱皮现象。

查看更多

中年发福 别都赖“代谢慢”

人到中年似乎有个避不开的话题——“中年发福”。为什么进入中年后,长胖变得那么容易?很多人把罪魁祸首指向“代谢”,认为是身体能量代谢慢、消耗变小惹的祸。那么,“发福”与“代谢”到底有没有关系?代谢需要负责吗?

查看更多

税延养老险将与个人养老金衔接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通知,决定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与个人养老金衔接工作,要求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公司原则上于今年底前完成各项工作。

自2018年5月起,上海、福建和苏州工业园区开展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是一种个人投保可享受一定个税优惠政策的商业养老保险,保费可在税前列支,并在养老金积累阶段免税,领取养老金时再行缴税。

去年底,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对个人养老金实施递延纳税优惠政策。人社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全国36个先行城市(地区)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人数4030万人。上海市、福建省和苏州市也在试点范围内。

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消费者期待将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开展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与个人养老金衔接,正是回应消费者关切的务实之举。据介绍,符合一定条件的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投保人,可申请将有关保单变更为个人养老金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保单。来源:人民网

鲜食农产品限制过度包装新国标发布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近日发布《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生鲜食用农产品》(GB 43284—2023)强制性国家标准。新国标明确了蔬菜(含食用菌)、水果、畜禽肉、水产品、蛋共5类生鲜食用农产品是否过度包装的技术指标和判定方法,将于2024年4月1日起实施。

过度包装指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或包装成本超过要求的包装。新国标针对不同类别和不同销售包装重量的生鲜食用农产品设置了10%至25%包装空隙率上限,蔬菜(含食用菌)、蛋不超过3层包装;水果、畜禽肉、水产品不超过4层包装。生鲜食用农产品包装成本与销售价格的比率不超过20%,对销售价格在100元以上的草莓、樱桃、杨梅、枇杷、畜禽肉、水产品、蛋,包装成本与销售价格的比率不超过15%。

鉴于生鲜食用农产品的生鲜、易腐等特性和产业需求,销售包装在生鲜食用农产品商品供应链中还有保鲜、保活等功能,新国标特别注明“不包括物流防护包装以及冷却、气体调节、防潮等保鲜保活功能性用品”。快递包装为物流包装,因此不算销售包装。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