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喝咖啡、别碰碳酸饮料,小心把钙都涮走了,今后骨质疏松……”你有没有被身边人这样关心过?香醇的咖啡、冰凉的碳酸饮料,难道这些“续命水”都要离我们而去吗?别急,没那么夸张。毕竟,离开“量”谈危害是不科学的。最新一期“科学”流言榜不仅对这一“名训”进行了辟谣,还网罗了一批最新的健康流言予以集中打击。
每月“科学”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委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指导,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共同发布。
最近一段时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儿科主治医师姜越的工作节奏很紧张,从早上8点一直忙到晚上11点。“与往年同期相比,我们儿科患者大概增加了3倍,其中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也明显增加。”姜越表示。
中日友好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惠秦也有同样感受:“10月份,中日友好医院儿科门诊量达17291,大概比往年同期增加了3倍。其中,呼吸道疾病患儿占比超90%,而肺炎支原体感染人数超过三分之一。”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我国5岁及以上儿童最主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低龄儿童感染也不少见。据报道,多地医院接诊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较往年明显增多。
“减油”是“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为主题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减油”,快来看看你还有哪些认识误区?
误区一
动物油没有植物油健康最好不要吃?
烹调油根据来源可以分为植物油和动物油,常见的植物油包括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玉米油、葵花籽油、亚麻籽油、橄榄油等;常见的动物油包括猪油、牛油、羊油等。
植物油和动物油最大的区别在于,植物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较高,动物油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摄入过多饱和脂肪酸,可能增加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增加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
选择植物油还是动物油,关键要看个人日常膳食组成。如果平时吃猪肉、牛肉、羊肉比较多,建议烹调油尽量选择植物油;如果平时素食比较多,也可以适量使用动物油烹饪。
特别注意,要减少加工零食和油炸香脆食品摄入,常温下“脆”和“起酥”的食品如薯条、土豆片、饼干、蛋糕、加工肉制品,可能由棕榈油等制作。
油炸食品风味虽好,但是高温油炸会导致营养素损失、产生致癌物、难以消化、影响智力,增加罹患心血管病的风险,偶尔品尝一下,但不能经常吃,而且一次不宜吃得太多,吃完后应多吃富含维生素C或纤维素的新鲜水果、蔬菜。
又“稻”一年秋收时。眼下,正是新米集中上市的时候,不过你见过绿色的大米吗?
最近记者在多个社交平台发现,在线下商超出现的绿色大米引发了网友的热议。网友上传的图片及文字说明显示,这种大米通体呈翠绿色,与普通大米形成了鲜明对比。
对此,有网友评论道:“这一看就是‘科技与狠活’。”还有网友表示,自己曾经购买并食用过这种米,“有一股竹香味”。
那么,绿色大米是天然的还是人工的?相比普通大米,这种大米是否更有营养?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有相关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年轻男性的高尿酸血症发病率一路上升,连年轻女性中尿酸超标的人也越来越多。尿酸水平普遍上升的趋势,必然与不健康的体质和错误生活方式有关。那么,什么因素会引起血尿酸水平升高呢?其中,饮食不合理就是引起尿酸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秋季,绵柔香糯的芋头陆续上市,希望这种食物能成为大家餐桌上的常客,因为吃芋头益处非常多。如果你比较爱吃肉,那么推荐你在炖肉的时候放点芋头一起烹饪,因为芋头算得上是最好的“炖肉伴侣”了。
芋头的三大功效
1.能补充膳食纤维
“搬走胆固醇”
芋头总膳食纤维含量达4.1克/100克,而且多为可溶性膳食纤维,不仅有增加饱腹感、促排便、减缓血糖上升等作用,还能帮助我们把体内多余的脂肪和胆固醇排出去,延缓人体对能量的吸收,使人体不至于在短期内迅速发胖。
因为芋头能“搬走胆固醇”,所以常吃芋头对血脂调控非常有利。建议高血脂和冠心病患者常吃芋头。
近期,支原体肺炎频频登上热搜,许多孩子患上此病,更是让不少家长担心不已。支原体肺炎到底是什么疾病?如何用药?如何预防?针对相关话题,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请他就支原体肺炎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详细解答。童朝晖表示,支原体肺炎并非新发、罕见疾病,它并不可怕,出现相关症状及时就诊即可。
肺炎支原体是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病原微生物。童朝晖表示,支原体肺炎每个季节都会发生,严格意义来上说,它不属于呼吸道传染性疾病,而属于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支原体肺炎有两个特点:一是今年出现了感染小高峰,二是感染人群呈现低龄化特点,即过去往往是5岁及以上的孩子感染,今年3岁左右的孩子也有感染。“但不管怎么说,支原体肺炎并不是一个新发的、罕见的疾病,也非可怕的肺炎。”童朝晖说。
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 近日,社会各方面关注基本医保参保数据。国家医保局有关司负责同志25日专门就基本医保参保情况接受采访。
这位负责人介绍,2022年,我国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由于参保质量提升、参保数据去重等原因,2022年居民医保参保数据为98349万,虽较上年数据表面上有所下降,但由于重复参保等情况显著减少,真实的总体参保人数实际上还略有增加,基本医保参保大盘保持稳定。具体情况是:
2023年中国慢性病防控大会10月21日在京举办。大会公布数据显示,我国慢性病防控取得积极进展。截至目前,我国累计建成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488个,县区覆盖率超17%;累计有2880个县区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覆盖率达97.3%;公民健康素养水平从2012年的8.8%提升到2022年的27.8%。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雷海潮在大会上表示,我国始终高度重视慢性病防控工作,积极发展慢性病全流程健康管理服务,逐步构建起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民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新格局。
“中国在提高人均寿命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马丁·泰勒在大会上说,中国扩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覆盖范围,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纳入其中,这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目标迈出重要一步,我对这些巨大成就表示祝贺。
雷海潮表示,“十四五”时期是加强以老年人群为主体的慢性病防控重要窗口期。下一步,要从推动慢性病防治关口前移、提升慢性病管理和服务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提升居民健康素养等方面,进一步推进慢性病防控工作高质量发展。来源:新华网
“黄精冰激凌、枸杞冰激凌、甘草冰激凌、味道绝了!体会到了一边吃冰激凌一边养生的快乐,精准贴合我们年轻人‘朋克养生’的要义!”美味的草本冰激凌让“00后”李笑连连称赞。
“中国药都”江西省樟树市,10月21日闭幕的第54届全国药材药品交易会上,李笑排队品尝了各种草本口味的冰激凌,呼吁厂家赶紧上网销售。
数据显示,中国健康养生市场规模已超万亿元人民币。消费者中,18-35岁青年人占比高达83.7%。近年,“朋克养生”成为青年潮流,意指年轻人一边放肆生活、一边养生自救,有段子调侃“啤酒里面放枸杞,蹦迪时戴上护膝,穿破洞裤在裤洞里贴暖宝宝,熬最晚的夜、敷最贵的面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