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2月3日电(邵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11月24日发布《关于做好冬春季新冠病毒感染及其他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其中提到,预计流感将出现全国冬春季流行高峰。要求各地统筹做好新冠、流感和诺如病毒胃肠炎等重点传染病监测,密切跟踪疫情形势变化。
《通知》发布后,连日来,多地疾控部门公布流感最新监测数据,提示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持续上升,处于流行水平,并就流感防控工作给出建议。
为什么男孩、女孩在青春期之后生长发育的速度就变慢了?有些人甚至停止了发育?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亚历山大·辛格尔顿领导的一项新研究发现,一种导致果蝇停止生长的潜在触发因素或对理解人类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这项研究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对于人类来说,尽管青春期之后还需要几年时间才会真正停止生长,但身体停止生长的信号大致发生在这一时期,更好地理解这一过程很重要。辛格尔顿表示,孩子进入青春期的年龄越来越小。但要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人们需要了解它是如何运作的。
研究人员观察了果蝇。当果蝇从幼虫变成成虫时,它们经历了相当于青春期的过程。许多生物学家的理论是,当幼虫达到一定的体型时,就会停止生长,这会触发它开始成为成虫的过程。辛格尔顿解释说,其它昆虫也会这样,比如猎蝽,它利用腹部的一个“拉伸感受器”,来监控自己的大小。
但果蝇没有使用像猎蝽那样的机制。团队推测,这实际上与一种参与果蝇生长的类固醇激素有关,这种激素称为蜕皮激素,类似于人类的雌激素和睾酮。
研究人员使用的数学模型表明,身体大小并不是导致果蝇停止生长的触发因素。相反,“停止生长”的开关是由分泌蜕皮激素的腺体触发的。在幼虫阶段,这个腺体接收大量的营养信息,帮助它决定如何调节蜕皮激素的产生。一旦蜕皮激素达到一定水平,腺体就不再需要营养信息来作出决定,并开始自我调节。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对营养信息需求的转变是导致果蝇停止生长的原因。
辛格尔顿表示,果蝇的经历与人类的经历类似,因为两者都含有相似的类固醇激素,而且果蝇和人类都通过胰岛素传递营养信息。他们将在哺乳动物身上开展类似研究,这将促进对人类生长停止过程的更多了解。来源:科技日报
美国布莱根妇女医院和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初步研究发现,慢性便秘不仅是肠道健康的一个指标,也是思维功能下降的一个潜在警告信号。
研究团队选取了三项大型研究的数据,这些研究几十年来一直在跟踪超过10万名美国医疗专业人员。分析结果显示,平均而言,与每天排便一次的人相比,报告有慢性便秘(每周排便不到三次)的人其客观测试得分较低。类似的,便秘的人其主观认知功能的得分也较低。也就是说,他们的大脑表现出了老化的迹象。与排便频率正常的同龄人相比,便秘的人在记忆和思维测试中的表现通常较差,相当于大脑多老化了三年。他们报告自己的认知功能正在下降的可能性高出了73%。
研究人员还发现,便秘和认知功能较差的人产生丁酸的肠道细菌相对较少,丁酸是一种有助于控制炎症的重要脂肪酸。
在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国际会议上宣读的这项研究认为,便秘和认知功能是通过肠道微生物群联系在一起的。居住在肠道中的大量细菌在许多身体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理论上来说,便秘是与认知功能较差相关的肠道微生物群的一个症状,但这一点还有待证实。来源:北京青年报
“近期,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以流感为主。此外还由鼻病毒、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引起。”11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在会上表示,分析认为,近期我国急性呼吸道疾病持续上升,与多种呼吸道病原体叠加有关,各地要科学统筹医疗资源,落实分级诊疗制度,跨科跨院调剂力量,发挥医联体作用,提高一般性感染的诊疗能力和重症识别转诊效率。
那么,由于感染性疾病高发导致的“挂号难、就诊慢”等问题如何改善?公众应如何提高免疫力,顺利度过冬季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与会专家进行了详细解读。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科学家发现,包括大肠杆菌在内的一些细菌,会利用铁含量的多少存储不同行为的信息,这些信息在对某些刺激的反应中被激活。研究显示,这些由铁产生的“记忆”至少持续了四代,到第七代就消失了。最新发现在预防和对抗细菌感染以及解决抗生素耐药性等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科学家此前曾观察到,有过群集经验的细菌更愿意且更有能力“成群结队”。研究人员指出,细菌没有大脑,没有神经元、突触或神经系统,但它们可从环境中收集信息,如果它们经常遇到这种环境,它们可存储这些信息,并在以后快速访问这些信息,这对它们有利。
研究团队观察到,单个自由移动的细菌铁含量不同。铁含量较低的细菌细胞更容易成群结队。相比之下,在固体表面形成生物膜的细菌,即密集、黏稠的细菌,其细胞中的铁含量很高。而具有抗生素耐受性的细菌体内铁含量的水平比较平衡。
研究人员推测,当铁含量较低时,细菌的记忆会被触发,形成一个快速移动的迁徙群体,在环境中寻找铁。而当铁含量高时,记忆表明这种环境比较适宜,它们可以附着在周围并形成生物膜。来源:科技日报
当前本市呼吸道传染病呈上升趋势,为保障群众就医,维护医疗秩序,近期,北京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公安、经信等部门,通过攻防结合、技管协同、线上线下联动,聚焦重点医院、重点科室、重点号源、重点时期,开展防范打击医院“电子黄牛”专项行动,最大限度确保号源分配的公平性,最大努力保障群众正常看病就医。目前,本市建立了全市医院共享的号贩黄牛库,形成全市联合防范、联合惩戒工作机制,多措并举让“电子黄牛”无所遁形。
在技术方面,本市有关部门持续提升技术能力,打好防范“电子黄牛”的组合拳。市卫生健康委与经信部门联动,依托各医院与网络安全技术团队,梳理了“电子黄牛”抢号场景、抢号手段,针对“电子黄牛”自动工具代挂号、大量抢占再转让等方式,以技术对抗技术,打造防护工具箱。完成114预约挂号平台及重点医院挂号系统的升级改造,部署网络安全防护工具,全力堵塞挂号系统漏洞。综合运用系统后台监测、安全防护工具监测、安全扫描、舆情监测、收集患者投诉等手段,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电子黄牛”。
同时,加强规范管理,建立防范“电子黄牛”的高压线。目前,本市持续完善重点科室挂号规则,针对注册账户实名校验、绑定就诊人数量规则、重点科室挂号数量规则等,指导各重点医院完善规则;建立全市医院共享的号贩黄牛库,汇聚114平台和各重点医院号贩黄牛账号,并与各挂号平台共享,形成全市联合防范、联合惩戒工作机制。北京协和医院、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同仁医院、北大肿瘤医院、积水潭医院、北大口腔医院等12家重点医院与114预约挂号平台已完成号贩黄牛库对接,共上报疑似黄牛954人。
打击力度正持续加大,对“电子黄牛”坚持零容忍。市卫生健康委与公安部门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协同作战、精准打击。结合“电子黄牛”惯用手段和医院业务特点,梳理形成医院“电子黄牛”9个行为特征。根据行为特征及号贩黄牛库等数据,提供打击“电子黄牛”线索60余万条,公安部门精准锁定号贩子134人。下一步,本市将立足群众就医需求,持续提升技术防范能力,加强规范管理,加大打击力度,构建治理长效机制。同时,有关部门呼吁广大市民朋友通过正规渠道挂号就诊,自觉抵制号贩子非法倒号行为,不给号贩子可乘之机,共同营造良好的就医秩序。来源:北京青年报
当前,北京市已进入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呈现多种病原体共同流行的态势,儿童作为易感人群,感染人数更是大幅上升。昨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了解到,为应对本次感染高峰,北京儿童医院统筹全院医疗资源,调整内科系统专业/专病门诊的人员投入,向内科/发热咳嗽门诊倾斜,开设肺炎序贯治疗门诊,调整住院床位,内科系统科室均开放床位收治肺炎患儿,保障各类患儿就医需求。此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副院长赵成松也表示,为避免交叉感染,家长可根据患儿病情优先选择附近医院首诊,同时不必重复就诊。北青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北京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的医院共有242家,为减少线下候诊排队等情况,家长也可以选择互联网诊疗服务。
此轮强冷空气的先锋已于昨日抵京,偏北风拉开了此次寒潮过程的序幕。北京市气象台预计,今起三天(23日至25日),北京将经历“断崖式”降温,白天最高气温将降至3℃左右,夜间最低气温更将降至-8℃,市民一定要做好防寒保暖措施,谨防感冒。
北京入冬已有半个来月的时间了,不过,由于前期气温偏高,目前京城街头仍然可以看到不少秋意。不过,在昨天进入小雪节气后,一次强劲的寒潮过程紧随而来,强劲的北风呼啸之下,脆弱的树叶很快就会掉光,北京即将正式开启冬天的景色模式。此次冷空气到来之前,北京经历了几天小暖阳的日子。昨天早晨,南郊观象台最低气温3.2℃,体感偏冷。不过,在北风搅动升温作用下,白天最高气温升到了15℃左右。 强冷空气已经虎视眈眈,冬日小暖阳很快就要落幕了。“受强冷空气影响,本市在22日的午后到24日会迎来一次寒潮天气,这次寒潮天气过程将会带来明显的大风和降温。”据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赵炜介绍。
当前,北京进入冬季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呈现多种呼吸道传染病共同流行的态势。昨日,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流行病学首席专家王全意介绍了本市呼吸道传染病的最新情况。目前,本市新冠流行维持在较低水平,流感发病处于快速上升阶段,支原体肺炎的发病处于下降阶段。今年的流感流行期比往年有所提前,高峰也会比往年来得早一些。
跟腱断裂,这个听着都疼的运动伤可不仅仅发生在专业运动员身上,其实它更容易找上“周末运动员”。不仅如此,平时生活中踩空一阶楼梯,跳下自行车的瞬间都有可能导致跟腱断裂。它和崴脚要如何区分,哪些高危人群要格外留神,听听骨科医生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