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新闻

花粉季如何预防和治疗过敏性鼻炎?

4月13日是全国爱鼻日,很多网友关注鼻炎的相关问题。例如,感冒和鼻炎如何区分?花粉季如何预防和治疗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是否会引起其他并发症?鼻炎患者应该注意哪些生活习惯?过敏性鼻炎可以根治吗?对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田昊做客新华网《健康日历·E问医答》栏目,为大家讲解过敏性鼻炎相关话题。

  田昊表示,过敏性鼻炎患者只要明确了过敏原,并采取适当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尽量避免接触这些过敏原,就可以有效控制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增强身体抵抗力,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田昊建议,治疗过敏性鼻炎应遵循四位一体原则:控制环境避免接触过敏原,合理选用药物控制症状,通过免疫治疗改善过敏体质,加强健康宣教提升防治知识。来源:新华网

专家:唤醒公众对消化道肿瘤防治的重视

第30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即将到来,主题为“综合施策、科学防癌”。日前,爱要趁早—消化道肿瘤防治科普活动正式启动。

活动由中国医师协会主办,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委会、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分会承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南沙)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与广船国际有限公司协办。

与会专家学者表示,本次活动创新性地开启了医院专家深入企业进行健康科普的新模式,以医学人文的视角,揭示医学进步,传递人文关怀,唤醒公众对消化道肿瘤防治的重视。

科普环节中,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南沙)医院副院长马晋平表示,消化道中,胃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但同样也需要善待,要保持良好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预防或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保持心态平和,情绪稳定。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南沙)医院副院长肖英莲表示,肠道被誉为“人体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大脑”,早期结直肠癌往往症状隐匿,高达83%的患者在确诊时已进入中晚期阶段,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定期筛查,对于实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镜中心主任丁震谈到,结直肠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及胰腺癌均为高发肿瘤,消化内镜犹如斩断消化系统肿瘤的利剑,在内镜下将微小肿瘤精准摘除,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中国医师协会介绍,此次科普活动以医企深度融合的模式,集结了医学界的权威力量,通过生动翔实的科普内容,凸显医疗机构对社会公众健康的深度关切与责任承诺,有助于构筑覆盖全民、贯穿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体系,推动“综合施策、科学防癌”理念在理论与实践层面的双重深化。来源:中国新闻网

“关键要看怎么处理才能让患者最大获益”

张宁的工作主要是跟泌尿肿瘤打交道,一晃已经29年了。

“一天天的,忙得停不下来,给患者加号,总是加到实在加不了为止。”作为北京安贞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张宁的门诊总是爆满。

肾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看的患者越多,张宁越发现,诊疗技术和实际应用之间是有差距的。

“不是说我手术做得好,来个患者我就开刀,关键要看怎么处理才能让患者最大获益。”张宁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某一种疾病发生、发展的自然过程十分清楚,也就是要了解某种疾病的客观规律,才能针对不同患者,针对疾病不同阶段,设计最优的诊疗方案,而不是上来就‘一刀切’。”

在张宁看来,医生一方面要做自己最擅长的事,另一个更重要的方面是要明白,自己最拿手的手术技术对患者是不是最适合,这才是医生水平高下的分水岭。

让患者利益最大化

膀胱癌,发生在膀胱上的恶性肿瘤,在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张宁最主要的对手。

2019年5月,78岁的陈锋(化名)因罹患膀胱癌,到张宁这里寻求解决方案。

“我一看,T1G3的肿瘤,恶性程度很高,属于高级别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张宁说,“膀胱癌是一种挺折磨人的疾病,容易复发,进展到最后,很多患者需要把膀胱全切掉。”

事实上,很多病例最终采取了膀胱全切。膀胱切掉后,排尿有两种替代方案,要么在膀胱的位置利用肠道再做一个膀胱,要么在肚皮上造口使尿液从腹壁流出。

对于后者,很多人觉得不方便,会降低生活质量。在张宁看来,这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改变,“睡觉或运动会受到造口的影响,势必不能像以前那样进行,但换个角度看,患者的生存时间延长了”。

在张宁看来,生存时间是基础,生活质量是上层建筑;在一定生存时间的基础上,尽力提升生活质量;而好的生活质量,又有利于生存时间的增加。二者的关系,需要辩证地看。

对于陈锋的肿瘤,经过两次微创手术后,张宁鉴于其高龄因素以及当时膀胱里已没有残存肿瘤的情况,提出保膀胱。

这是一种“既要……又要……”的方案。“我们用其他方法保留膀胱的同时,还要努力让膀胱肿瘤不复发、不进展、不发生转移,难度很高。”张宁说,

查看更多

我国在研新药数量跃居全球第二位

在国家医疗保障局11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医疗保障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司司长丁一磊介绍,集中采购实施几年来,医药行业研发创新动力强劲,医药工业全行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约23%,国内在研新药数量跃居全球第二位。

  丁一磊表示,在药价高企时,药品价格中很大一部分并没有用于科研创新和质量提升,而是用作销售推广,甚至没有转化为企业利润,而是成为流通环节的“水分”。

查看更多

春季出游要防蜱虫叮咬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蜱虫及其相关疾病也进入活跃期。近日,中国疾控中心提醒,公众春游踏青、拥抱大自然时,要提防蜱虫叮咬。

  如何辨认蜱虫?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主任医师徐哲介绍,蜱虫俗称壁虱、扁虱、草爬子、狗豆子,一般呈红灰褐色,长卵圆形,背腹扁平,成虫体长2—10毫米,类似芝麻粒、火柴棒头、米粒大小,吸饱血后胀大如红豆。蜱虫主要生活在森林、草丛、灌木丛中,也可以寄生在宠物、家畜、家禽、鼠类等体表。蜱虫一般聚集在落叶层、草尖,如果人或动物经过并与之接触,即可攀附上身。因此,在户外遛狗、露营、园艺、采茶、耕种都可能会与蜱虫接触。

查看更多

AI系统可预测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疗效

目前,公认有效的肿瘤疗法综合有效率往往在30%左右,少有超过40%。确诊为癌症后,应该如何对患者进行治疗?对于医生而言,虽然有各种临床实践指南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但通常来讲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特别是针对癌症晚期患者,治疗方案经常要靠不断试错。

查看更多

我国迎来首个血吸虫病防治宣传周

血吸虫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一种乙类传染病。按照国家疾控局通知,2024年4月8日至14日是我国首个血吸虫病防治宣传周,宣传主题为“传承血防精神,加快消除进程”。

查看更多

绿色新法用杨树制造扑热息痛

据最新发表在《化学化工》杂志上的论文,美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成本效益高、环境可持续的制药方法,可用植物代替石油制造止痛药扑热息痛及其他有价值的产品。

查看更多

生产日期不好找?鼓励特殊食品清晰显著标注

记者8日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鼓励特殊食品企业清晰显著标注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特殊食品包括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和婴幼儿配方食品,作为预包装食品,关乎“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针对消费者反映食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字太小、颜色浅、藏得深”等问题,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关于鼓励食品企业优化预包装食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标签标识的公告》,推动食品企业积极采取针对性改进措施,方便消费者清晰辨识。

  特殊食品企业应该结合公告和《保健食品标注警示用语指南》《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标识指南》要求,在最小销售包装的主要展示版面显著标注,其位置应当清晰明显、描述准确、易于查找。在字体方面,鼓励使用最小高度不小于3毫米、高度与宽度之比不大于3:1的文字、数字、符号标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并按照年、月、日的顺序明确标注。来源:新华网

防治花粉飞絮 远离“会呼吸的痛”

春天,万物复苏、生机盎然,但对“过敏星人”来说却是一个难熬的季节。

  每到此时,一些人开始打喷嚏、揉眼睛,出门帽子、墨镜、口罩全副武装。观察四周,越来越多人饱受过敏之苦,还有患者深受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特应性皮炎等折磨。据估算,我国过敏性疾病患者数量或以亿计。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