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开始,我国将进入“十四五”时期,这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深刻分析“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提出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
开局决定全局。要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船行中流更奋楫。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对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作出重要部署、提出明确要求。
面对依然复杂严峻的形势和较大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化危为机,巩固扩大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成果,争取全年最好成绩。
世界欢迎的是合作共赢的推进器,踢开的是制造麻烦的绊脚石。奉劝美国一些政客认真倾听国际社会的声音,为各国市场主体在美投资经营提供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营商环境,停止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停止滥用国家安全概念推行歧视、排他政策
为隆重表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党中央决定开展“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评选颁授。在相关地区和部门反复比选、集体研究的基础上,经组织考察、统筹考虑,产生1名“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3名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为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接受社会监督,现将有关人选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从2020年8月3日起,至8月7日止。如对建议人选有异议,请于公示期间通过电话、邮件、信函等方式向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反映。
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是我们创造减贫奇迹的根本原因,也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信心
磨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意志,焕发“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满怀信心、众志成城,我们终将闯过一道道险关隘口,抵达预期的目标
易地搬迁,楼房宽敞明亮;村民告别苦咸水,喝上放心水;“车路双通”,全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建制村迎来新的希望……脱贫攻坚战场上喜讯频传,鼓舞干部群众向深度贫困“堡垒”发起最后总攻。从田间地头到扶贫车间,脱贫一线防控疫情不放松、攻坚不停步,传递着火热的干劲、必胜的信心。
7月28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如何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怎样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点希望?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采访多位专家学者进行解读。
做好当前经济工作,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对于制定和实施“十四五”规划,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重要意义。
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深刻分析“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提出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对做好当前经济工作、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作出全面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此前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强调,要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以更大的力度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积极破解发展面临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和巨大压力,为推进改革发展、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凝聚广泛共识、汇聚强大力量。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关键时刻的这次重要会议,定下了哪些大事?释放出哪些重要信号?人民日报客户端第一时间梳理。
定了一个重要议程
会议决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
主要议程: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作出一个最新判断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
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
■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要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就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即将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基础上迈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
习近平强调,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推动研究生教育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坚持“四为”方针,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批示指出,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人民群众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等最前沿,培养适应多领域需要的人才。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优化考试招生制度、学科课程设置,促进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加强国际合作,着力增强研究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更坚实的人才支撑。
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29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出席会议并讲话。她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为核心,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内涵发展。把研究作为衡量研究生素质的基本指标,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注重分类培养、开放合作,培养具有研究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加强导师队伍建设,针对不同学位类型完善教育评价体系,严格质量管理、校风学风,引导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会议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江苏省负责同志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