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归根到底在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在2021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要得到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就必须持之以恒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特别强调“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接班人,必须立志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
今天,中国共产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走过百年光辉历程、在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执政70多年、拥有9100多万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得到了14亿中国人民最广泛的支持和拥护。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并坚持了一整套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始终做到对党忠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永远艰苦奋斗,这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我们党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时与势在我们一边,这是我们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我们的决心和信心所在。同时,必须清醒看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虽然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机遇和挑战之大都前所未有,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在仍面临着许多难关和挑战的前进道路上,只有持之以恒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不畏艰难、勇往直前,我们才能战胜一切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今天,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在京开幕。沐浴着明媚春光,肩负着殷殷重托,来自34个界别的20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齐聚北京、共商国是。我们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2020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回顾这一年,征途充满艰辛,奋斗成果显著。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任务、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迎难而上,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深化改革开放和应对外部压力,统筹抓好“六稳”工作和落实“六保”任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经过艰苦努力,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增长率先实现由负转正,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全面擘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创造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新辉煌。这是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的结果,也是包括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顽强拼搏的结果。
从各方面反馈的意见看,大家一致认为,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重点研究‘十四五’规划问题并提出建议,将‘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统筹考虑,对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20年10月26日上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工作报告,并就《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起草的有关情况向全会作说明。
这份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文件,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下完成的。全文2万余字的建议稿,字里行间凝结着总书记的心血,凝聚着全党全社会的智慧,承载着亿万人民的重托。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的信心和支持就是我们国家奋进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网上意见征求活动作出重要指示。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始终是总书记最深的牵挂;人民,始终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
“在我们这么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国家,每个人出一份力就能汇聚成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每个人做成一件事、干好一件工作,党和国家事业就能向前推进一步。”
梦想再一次开启新征程,改革再一次站上新起点。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即将吹响奋斗“十四五”、奋进新征程的集结号角。
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做出的战略决策,是一次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构建新发展格局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要善于运用改革思维和改革办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同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密关联,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扭住构建新发展格局目标任务,更加精准地出台改革方案,推动改革向更深层次挺进,发挥全面深化改革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关键作用。
时间是最客观的尺度,丈量着前行的步履,标注着奋斗的艰辛,沉淀着精神的价值。
“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这一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刻写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闪耀着“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
一张张蓝图成为现实,一幅幅画卷徐徐展开,神州大地上处处涌动着生机与活力、升腾着希望和梦想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向着更高远的目标迈进,仍然需要始终保持一往无前的奋进姿态,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骄傲自满、松劲歇脚,必须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接续奋斗”,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披坚执锐、勇立新功。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一方面,我们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另一方面,要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必须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要完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本报北京2月28日电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28日下午主持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闭幕会。在会议完成有关表决事项后,栗战书作了讲话。
栗战书说,本次常委会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常委会工作报告稿等有关文件,为召开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做了准备。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向大会报告工作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安排。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来常委会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普遍赞成常委会工作报告稿。对审议中提出的意见建议,要逐条梳理,抓紧修改完善报告稿,按程序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
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落实“爱国者治港”根本原则,近来成为香港社会积极思考和讨论的热点议题。一段时间以来,反中乱港分子在美西方反华势力扶植下,恶意操弄香港选举,将其变为夺取特区管治权的工具,导致立法会、区议会等选举及运作乱象频仍,危害性日益凸显。香港各界愈加认识到,弥补选举制度漏洞,已成为关系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关系香港繁荣稳定的重大问题,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爱国者治港”是“一国两制”方针的应有之义、核心要义,也是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历史巨变的必然要求。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揭开了香港同胞当家作主的新纪元。治权和主权不可分割,香港的管治权只有掌握在爱祖国、爱香港的中国人手里,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才能得到体现。选举制度关系到什么样的人成为治港者、掌握公权力,当然要落实“爱国者治港”根本原则。基本法序言中所说的“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保持香港的繁荣和稳定”,正是“一国两制”的初心,也是香港选举制度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