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未来世界的下一个颠覆性创新是什么?”
此间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经济峰会上,当主持人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将这一问题抛出,线上线下,屏幕两端,一场关于创新的特殊对话引发关注。
“人工智能、数字医药应用都是颠覆性的创新技术,将改变人们未来的生活。”
屏幕一端回答的是有“硅谷钢铁侠”之称的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视野宏阔、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彰显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和实践伟力。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学好用好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大力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接续奋斗,不断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局面。
新华社北京3月17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16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座谈会,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部署落实“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有关工作。
韩正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握好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三个关键,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应美方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将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于3月18日至19日在安克雷奇举行中美高层战略对话。
从时间选择上看,对话意义重大,将为推动两国关系打开探灯、驱散阴霾、照亮前路。2021年是基辛格秘密访华50周年,中美一路走来风雨兼程、有起有伏,但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的重要历史必须时刻铭记。这次对话也是中美元首除夕通话后的首次高层接触,元首通话已为两国关系定基调、指方向,双方应按照通话精神,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的正确轨道。
“要扎实有力抓好《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落实,推动经济稳中加固、行稳致远。”李克强总理在3月1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
当天会议确定《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分工。李克强说,刚刚闭幕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政府重点工作作出部署。
会议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38个方面44项重点工作分解到国务院部门和有关地方,明确责任和完成时限。总理说,《政府工作报告》已经过全国人大批准这一法律程序,对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作出了庄严承诺。
李克强说:“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把责任扛在肩上,抓好政策落实,把政府对人民的承诺变成促发展、惠民生的新成效。”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深刻阐明了党史学习教育的重点和工作要求,对党史学习教育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视野宏大,思想深邃,为我们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百年大党,风华正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重温百年奋斗的恢弘史诗,以信仰之光照亮前行之路,用如磐初心凝聚奋斗伟力,才能接续谱写新的历史篇章。
每一次向历史回眸,都是一次精神洗礼。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同历史对话,我们才能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
新华社香港3月13日电 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发言人13日发表谈话表示,近日全国人大高票通过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彰显了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14亿中国人民维护国家安全和香港安宁的共同心声。然而少数西方国家却发表所谓声明,粗暴践踏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大肆干涉中国内政,极力诋毁中国为推动香港走向长期繁荣稳定的正义进步之举,再次暴露了这些国家霸权主义行径和遏制中国发展的险恶用心。
中央出手完善香港选举制度,香港各界积极响应,欢欣鼓舞。然而一些西方国家却跳出来说三道四,各种拙劣的政治操弄轮番上演。近日,七国集团发表所谓“联合声明”,肆意诋毁全国人大就完善香港选举制度作出的决定。他们满嘴谎言谬论、粗暴干涉中国内政的行径,遭到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中国人民坚决反对,也让国际社会正义力量唾弃和不耻。
3月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会后,人大广东代表团代表陈旭斌(左)、程萍(中)、郭姣(右)就宏观政策保持稳定等话题继续交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景录摄
随着我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经济呈现稳定恢复态势,公众对今年宏观政策走向很关注。对此,政府工作报告拿出了“定心丸”:今年要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要继续为市场主体纾困,保持必要支持力度,不急转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