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新闻

党史学习教育重在知行合一

重走一段红军长征路,追寻红色足迹感受艰辛历程;自编自演一段曲艺节目,展现我国巨大变化、歌颂光辉成就;开展一次网上祭扫,遥寄对先烈的追忆和哀思;为群众办一件实事、解一个难题,密切与人民的鱼水关系……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中,这些“自选动作”因内容丰富、接地气、有活力,受到广大党员的喜爱。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坚持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坚持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相结合,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截至2019年12月,我们党有基层党组织468万多个,分布于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既要完成规定内容,也应结合自身情况,因地制宜开展一些符合党史学习教育特点和规律,同时又能够体现自身特色的“自选动作”。只有在内容形式方法上创新,才能让党员干部在春风化雨中汲取百年党史的丰富营养,使党史学习教育更贴近实际,更深入人心。

查看更多

凝聚职工群众奋进“十四五”的磅礴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强调,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主力军作用,努力建设高素质劳动大军,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劳动者合法权益。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组织动员广大职工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作出应有贡献。

查看更多

一季度开局良好,推动中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

4月中旬,国家统计局公布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数据,释放强劲信号。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8.3%,比2020年四季度环比增长0.6%,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10.3%,两年平均增长5.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货物进出口总额等其他主要指标也都呈现两位数的增长。这些特征事实进一步表明,一季度中国经济开局良好。在疫情冲击犹在和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的背景之下,中国经济底子厚、韧性足、回旋余地大,展现了强大的自我恢复能力和长期稳定的发展潜力。

18.3%的经济增速,是中国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数据统计以来的最高增长率。这一方面有上年较低基数、员工就地过年工作日有所增加等非常态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经济稳定恢复态势持续巩固的使然。而后者,则是实现两位数增速的主导因素。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持续显现,实施宏观政策科学精准,“六稳”“六保”坚决有力,为经济运行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提供了可靠保障,推动了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因此,对一季度开局良好要辩证地看,既要看到非常态因素的影响,更要看到错综复杂形势下中国经济砥砺前行的发展势头。

查看更多

深刻领悟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的理论品格

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重大举措。这部著作体裁新颖、生动活泼、深入浅出,适应了不断深化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的时代要求,汇集了许多理论创新成果、实践创新亮点,把理论大众化、通俗化工作又向前推进了一步。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有助于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品格的认识,从而进一步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实践中产生的理论结晶,全面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成为推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科学指南。正是在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革的过程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时代、求真求实、人民至上的理论品格熠熠生辉。

查看更多

释放“数字红利” 铺展数字中国发展新图景

4月25日,以“激发数据要素新动能,开启数字中国新征程”为主题的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简称“数字峰会”)将在福州举行,一场创新绽放、“数字”舞动、智慧闪耀的数字化发展盛宴开启,背后映射了一幅蓬勃向上的数字中国发展新图景。

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数字经济发展浪潮奔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放眼未来、顺应大势,作出建设数字中国的战略决策。随着数字中国建设的深入实践,数字技术正引领和推动着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百姓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变革。机器人、无人机、无人驾驶等新产品引人入胜,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同台竞技……连续三届精彩纷呈的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从不同侧面勾画出数字时代的新面貌。

查看更多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中国从战略、全面的角度保护和运用知识产权

2021年4月26日是第21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今年世界知识产权日的主题是“知识产权和中小企业:把创意推向市场”。日前,总台记者独家专访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邓鸿森,他表示推动经济复苏,发挥中小企业对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中国从战略、全面的角度保护和运用知识产权,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查看更多

为全球环境治理凝聚信心与力量

中国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的积极作为,是为人类共同的美好未来而谋,是值得共同欢迎的大国胸怀和历史担当

这是在重大历史关头,对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的讲话。

4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首次全面系统阐释“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色发展,坚持系统治理,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六个坚持”主张,是对人类经济社会实践经验的提炼升华,对人类经济社会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乎人类生存发展。近年来,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荒漠化加剧、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究其原因,可见人与自然深层次矛盾日渐积蓄。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维护地球生态系统平衡的必由之路。

查看更多

中美“乒乓外交”50周年纪念活动在京举行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美国人民友好协会在北京联合举行中美“乒乓外交”50周年纪念活动。中美各界人士约400人通过现场与会或线上视频方式参加了纪念活动。

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和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分别发表视频致辞,积极评价中美“乒乓外交”的历史意义,高度赞赏中美老一辈领导人的政治智慧和远见卓识,期待中美双方落实两国元首通话达成的重要共识,携手致力于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建设和平与繁荣的世界秩序。

纪念活动以“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体育精神为主题,通过央视主持人水均益、王宁线下线上、越洋采访中美“乒乓外交”亲历者、政界、体育界、工商界和教育界等知名人士和有识之士的方式,温馨重现了中美“乒乓外交”的历史佳话,展现了中美过去50年间体育和人文交流合作成果,再次领略了中美老一辈领导人的政治智慧与战略远见,表达了中美各界人士对两国友好的美好追忆和重启各领域友好交流合作的热切期盼。

查看更多

外交部:日方处理核废水不应让全世界买单

中国日报北京4月14日电(记者 周瑾)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4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海洋不是日本的垃圾桶,太平洋不是日本的下水道,日方处理核废水不应让全世界买单。

有记者问:昨天,日本政府正式决定以海洋排放方式处置福岛核电站事故核废水,韩国方面就此召见日本驻韩大使,表示严正抗议。俄罗斯也表示严重关切,称日方应展现透明和责任感。欧盟委员会发言人称,日方应在充分履行国家和国际义务的情况下确保任何排放的绝对安全。但我们注意到,日本个别官员表示“这些水喝了也没事”。美方还感谢日方保持透明的努力。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赵立坚表示,日本媒体称,日方排海工作预计两年后开始,将持续30年,拟排放核废水超过百万吨。排放数量之大、持续时间之长、涉及地域之广、风险等级之高前所未有。这里我提出三个问题,希望日方回答。

查看更多

政府决定将福岛核废水一倒了之 日本民众也反对

4月13日上午,日本首相菅义伟召集内阁成员会议,正式决定将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产生的、经处理后仍然残存氚等多种放射性物质的核污水,稀释后排放入海。内阁要求东京电力公司加快准备,两年后开始排放。菅义伟作出上述决定后在记者会上宣称,拟排放的核废水“安全性远超日本政府规定标准”。环境大臣小泉进次郎等人甚至强辩称,拟排放的不是核污水,而是“处理水”。

2011年3月,日本东北地区发生超强地震和海啸。福岛第一核电站出现极其严重的核事故,4个反应堆中的3个堆芯熔毁,四处散落的核燃料残渣与地表水和地下水掺杂,源源不断地产生核污染水。至今,当地平均每天产生核废水约140吨,核电站厂区内目前已积存约125万吨,到2022年秋天预计将达到137万吨。

在日本政府早前透露出排污入海意向的时候,日本国内的反对声音就很大。日本政府13日正式作出“核废水入海”的决定之后,民众抗议不断,尤其是渔业界继续表现出强烈的反对姿态。日本“全国渔业协同组合联合”会长岸宏4月13日发表声明说:“这是践踏福岛县乃至全国渔业者心情的行径。我们的反对立场今后仍然不会动摇。”声明敦促政府研究在福岛核电站厂区继续保管核废水或新的处理方法。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