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新闻

戳破“流量至上”的算法茧房

近日,中宣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特别强调要加强网络算法研究和引导,开展网络算法推荐综合治理,不给错误内容提供传播渠道。尽管文件主要针对文艺评论工作,但开展算法治理的意见很有启示价值。

伴随智媒时代的到来,人们面对的问题已不再是信息匮乏,而是信息过载。更快、更准确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仅靠以前的媒体过滤、社交链过滤已经远远不够,更智能、高效的算法推荐应运而生。

查看更多

以人民为中心创造历史伟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是我们党的根基所在、血脉所在、力量所在。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踏上新征程,只要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记初心使命,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依靠人民,坚持造福人民,全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一定能够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查看更多

强国必须强军 军强才能国安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鲜明提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九个必须”的根本要求,强调“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强调“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这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国强军的高远谋划和战略睿智。

深刻领会强军对强国复兴的重大意义

“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这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被反复印证的通律,也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被正反两方面经验所证明了的铁律。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需要强军。

强军是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的坚强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无数的先烈鲜血染红了我们的旗帜,我们不建设好他们所盼望向往、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共和国,是绝对不行的。”确保红色江山永远不变色,必须依靠过硬的军事支撑,依靠强军的坚实依托。人民军队要全面强起来,始终做党和国家最稳固的钢铁长城、最可靠的坚强柱石。

强军是在和平发展道路上实现强国复兴的必然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这就是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党和人民最希望通过和平发展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但也必须看到,只有以强军为硬核支撑的和平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和平发展。我们渴望和平,但决不会因此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我们要掌握和平发展的主动权,捍卫通过走和平发展道路实现强国复兴的权利,就必须建设强大人民军队。

强军是新时代新发展阶段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战略支撑。从历史和现实看,军事手段往往是解决国家之间领土、主权等核心利益冲突的最后手段,也是有力防范重大风险转化传导的终极屏障。在新的征程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拦路虎”“绊脚石”,在国家安全大棋局与世界发展大变局相交织的复杂局面中,要有力维护国家安全,离不开强大军事实力的托底保障。只有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才能保证我们国家长治久安,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

强军是强国复兴新征程上维护民族尊严的有力依托。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根本原因是社会制度腐败、经济技术落后以及由此导致的军力羸弱。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彻底扫除百年耻辱,真正扬眉吐气,这与我们赢得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紧密相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这同样离不开强大人民军队提供的坚强战略支撑。面向未来,我们要进一步提振民族自信、推动民族自强、维护民族尊严,必须加快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查看更多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什么中国能举起这面旗帜?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碳达峰、碳中和作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2021年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进一步强调,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彰显政党担当,大国责任。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制造业在国际产业价值链中仍处于中低端、煤炭消费占比仍超50%、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世界平均水平高约30%、应对气候变化长效机制尚未健全,要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将是异常艰巨、需要付出艰辛努力才能实现的任务。为什么我们能举起碳达峰、碳中和的旗帜?我们的自信来自哪里?分析起来有以下4个方面缘由。

查看更多

治理校外培训 给教育更多作为空间

最近20年以来,中国的基础教育除了公办和民办两个系统外,生长出了规模巨大的第三个系统,即校外培训系统,而且出现了一批实力强大的上市公司。今天中国基础教育的格局和利益关系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校外培训成为增加课业负担和家庭经济负担,助推应试教育的最重要的力量,已经到了“天怒人怨”,不得不变革的时候。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校外培训教育在国外通常被称为“影子教育”,意思是它是为了满足公办学校的某些需要,如影随形产生的。比较多的是一种补习教育,或者公办学校难以提供的音乐和艺术教育,都可以通过校外培训来提供。

查看更多

加强科学发现权保护 促进基础研究蓬勃发展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基石和源泉,科学发现是人类文明进程的推进器。保护科学发现权是激发科学家创新活力、推动基础科学研究和促进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积极推进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激励创新的作用得到彰显。然而,目前知识产权激励创新的有关制度主要适用于应用研究领域,特别是集中于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阶段,基础研究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则相对薄弱。

基础研究一般以探索物质世界客观存在的规律、现象和特征为目标,其研究成果多以“科学发现”的形式呈现出来。由于科学发现只是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因缺少“创造性”而无法纳入专利法的保护范围。而科学发现权保护的长期缺位,使得法律不能为同样付出智力劳动、作出重大科学贡献的基础研究科研人员提供与专利权人平等的保护,不利于激发基础研究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基石和源泉,科学发现是人类文明进程的推进器。保护科学发现权是激发科学家创新活力、推动基础科学研究和促进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加强科学发现权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查看更多

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梳理百年党史让人留下深刻记忆:一个主题贯穿全程,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关系牢不可破,那就是党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一个宗旨始终不渝,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强调“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走过苦难辉煌的过去,对人民的深厚感情,早已融入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血脉之中。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只有坚持人民立场、人民至上,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才能不断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查看更多

坚守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强调:“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目标前进!”

近来,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中俄元首视频会晤、中法德领导人视频峰会等重要场合,全人类共同价值被多次提及。习近平主席强调,我们要担负起凝聚共识的责任,坚守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早在2015年,习近平主席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就明确指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此后,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场合多次提及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内涵和外延。

查看更多

建设科技强国 工程师大有可为

习近平总书记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气、坚忍不拔的定力,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工程师群体是提升科技水平、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在中国从大国迈向强国的关键战略时期,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如火如荼的背景下,亟须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担当精神的工程师集智攻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下,建设科技强国,工程师大有可为。

爱国奋斗,是中国工程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和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赤子情怀。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只有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才能实现个人和国家的共同进步。

查看更多

牢牢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既是对中国共产党在过去百年担当使命所取得亮丽成绩单的充分肯定,又是对中国共产党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历史新征程中更好担当使命发出的动员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与创造永远在路上,我们要一棒接着一棒跑,跑出属于自己这代人的好成绩,书写出属于自己这代人的壮丽华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