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看看,大家都吃些什么菜。”在辽宁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位于沈阳市皇姑区三台子街道的牡丹社区老年餐厅,同正在用餐的老人们亲切交流。“要抓好老龄事业、老龄产业”“要加强对下一代的养育、培养,确保身心健康”……一老一幼,牵挂的是人民健康的事业;千头万绪,心怀的是千家万户的冷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代表们一致认为,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一往无前、无往不胜,就必将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走过百年光辉历程的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先后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今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在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10月10日通报,9日,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34例,其中本土病例373例。当前,全国疫情仍然呈现出“点多、面广”的特点,国内还有一批中高风险区,防控任务艰巨繁重。越是这样的时候,越要深刻认识到“动态清零”可持续而且必须坚持,继续科学精准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日常去菜市场买菜或去小吃店买副食时,消费者常会遇到“抹零”的情况。原本这是商家让利于民的善意行为,但却有人借机玩起心眼,对消费者进行“反向抹零”,看似只是多收了几毛钱,但实际上是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与公平交易权。
今日,我们迎来寒露节气。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带“寒”字的节气,此时天气将由凉爽向寒冷过渡。我们该如何养生呢?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余学庆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寒露时节起,天气干燥,昼夜温差较大。气候最大的特点是燥邪当令,而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养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宜食酸性和热饮食物
在饮食方面,宜食酸性和热饮食物,少吃辛辣刺激、香燥和生冷食物。由于天气干燥易出现口渴、咽干、唇燥、皮肤干涩等秋燥病,宜食梨、苹果、葡萄,以及银耳、莲藕、百合等具有润肺、益胃、生津作用的食物。
保持室内湿度
秋季气候干燥,要经常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同时要注意室内保持一定的湿度。
适时添衣 注意保暖
寒露过后,气温逐渐下降,天气寒冷,老年人、儿童和体质较弱的人群要注意防寒保暖,逐渐增添衣服。但注意衣服别换得太快,最好厚薄搭配,以保暖为主,“不穿单衣”也是寒露养生的重要一点。
早睡早起 适量运动
寒露过后昼短夜长,自然界中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早睡可顺应阳气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因此,养生就要做到早睡早起。同时,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如散步、爬山等。既可调节精神,又可强身健体。但要避免雾天进行室外活动,秋雾会刺激人的眼睛和黏膜,容易诱发慢性呼吸道疾病。
调畅情志
寒露时节由于气候渐冷,日照减少,风起叶落,常使人情绪不稳,易于伤感。因此,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因势利导,宣泄积郁之情,培养乐观豁达之心是养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来源:人民网
今年的国庆长假正好赶上重阳节,关爱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们对老年人营养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相比,新版的指南也增加了“高龄老人”( 年龄大于或等于80岁)的指导标准。让身边的每一位老人能够通过良好的膳食营养维护身体功能,保持身心健康状态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应该关注老人营养的每一个细节,今天就来说说大豆对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作用和影响。
从现有研究来看,影响衰老进程的主要因素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心理因素以及随机因素等。如果从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层面来看,改善饮食、适度进行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社会关系等都有助于延缓衰老进程。
刚过去的国庆假期里,全国多地在活跃文化和旅游消费市场的同时,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多措并举保障群众出行安全,守住不发生规模性疫情的底线。但也有部分地区疫情出现反复,防控仍面临较大压力。这再一次证明,疫情防控绝不能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