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rchives: xkbianji

进一步减轻群众用药经济负担

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日公示《第三批鼓励仿制药品建议目录》,共41个品种药品。这些药品中,有不少是临床供应短缺或者竞争不充分的药品。鼓励这些药品被仿制,无疑为急需用药的患者提供了使用经济实惠药品的机会。

很长一段时间里,全球临床用药集中于专利药和原研药,由于其研发过程耗时长、成本高,药品售价一般都比较高,严重影响了可及范围,很多患者只能望药兴叹。自上世纪80年代起,药品专利到期后,允许其他厂家仿制生产,但必须与原有专利药药物剂型、药活性成分、药物作用强度、给药途径、治疗的病症相同。由此,仿制药市场不断拓展,为更多患者带来了健康的希望。

查看更多

瞄准运动“油门” 治疗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老年人群中最为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患者通常表现为手抖、表情僵硬、运动迟缓、肢体震颤。据《全球疾病负担数据》显示,全球帕金森病患者超过600万人,我国帕金森病患者约有300万人。

近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获悉,该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研究员路中华、副研究员戴辑、研究员鲍进团队,提出一种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的新型神经调控技术。在非人灵长类动物(猕猴)上的实验显示,该技术在不影响大脑其他神经环路的情况下,可对帕金森病累及的关键神经环路进行精准靶向干预,为帕金森病临床治疗提供潜在全新策略。相关研究日前发表在《细胞》上。

查看更多

糖尿病前期如何逆转 专家指出关键在于改变生活方式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了解风险 了解应对”。对糖尿病前期患者尽早进行干预,是降低患糖尿病风险的重要手段。我国糖尿病患者众多,据估算,我国有近1.5亿糖尿病患者,而糖尿病前期患者则高达3.88亿。

“2007—2008年的全国性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20岁以上的人群中,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为15.5%。”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罗樱樱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称,“我国糖尿病前期患者数量庞大,患病率高。但由于糖尿病前期几乎没有任何症状,所以容易被忽视。”

糖尿病前期是介于糖尿病和正常血糖之间的中间状态。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血糖值比正常人高,但没有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即空腹血糖高于等于6.1毫摩尔每升但低于7.0毫摩尔每升,或餐后2小时血糖高于等于7.8毫摩尔每升但低于11.1毫摩尔每升。2001年,糖尿病专家提出“糖尿病前期”一词,用来替代此前的空腹血糖受损(IFG)和糖耐量异常(IGT),旨在让医生及公众对血糖轻微升高引起足够重视。

查看更多

瞄准运动“油门” 治疗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老年人群中最为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患者通常表现为手抖、表情僵硬、运动迟缓、肢体震颤。据《全球疾病负担数据》显示,全球帕金森病患者超过600万人,我国帕金森病患者约有300万人。

近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获悉,该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研究员路中华、副研究员戴辑、研究员鲍进团队,提出一种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的新型神经调控技术。在非人灵长类动物(猕猴)上的实验显示,该技术在不影响大脑其他神经环路的情况下,可对帕金森病累及的关键神经环路进行精准靶向干预,为帕金森病临床治疗提供潜在全新策略。相关研究日前发表在《细胞》上。

查看更多

新标记物检测癌症准确率达90%

在一项最新研究中,日本名古屋大学医学院研究团队发现,基质细胞衍生因子4(SDF-4)蛋白是一种可靠的肿瘤标志物,其检测胃癌的准确率接近90%。

目前,检测胃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等癌症的血液检测方法使用的肿瘤标志物包括CEA和CA19-9等,并不能准确检测所有癌症。此外,其他标记物也存在昂贵的测量成本或侵入性测试方法等缺点。

研究人员调查了癌症细胞分泌的蛋白质,确定SDF-4是一种有潜力的候选标记物。当他们测量癌症患者和健康人士血液样本中SDF-4的浓度时,发现癌症样本中SDF-4的水平升高,癌症患者的血液样本包括来自癌症患者的胃、食道、结肠直肠、胰腺、乳腺和肝的样本。

癌症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非常重要。敏感性显示检测能在多大程度上发现患者所患疾病;而特异性则显示检测患者罹患某一疾病的可能性。通过测试蛋白质SDF-4,研究团队发现它的敏感性为89%,特异性为99%,超过了传统肿瘤标志物在识别癌症患者中的敏感性(CEA仅13%;CA19-9为17%)。

此外,研究团队在胃癌Ⅰ期患者的样本中也发现了高水平的蛋白质SDF-4,这表明医生或许可借助它在症状刚出现时发现癌症。来源:科技日报

咖啡和碳酸饮料能“吃”空骨头?别焦虑!

“少喝咖啡、别碰碳酸饮料,小心把钙都涮走了,今后骨质疏松……”你有没有被身边人这样关心过?香醇的咖啡、冰凉的碳酸饮料,难道这些“续命水”都要离我们而去吗?别急,没那么夸张。毕竟,离开“量”谈危害是不科学的。最新一期“科学”流言榜不仅对这一“名训”进行了辟谣,还网罗了一批最新的健康流言予以集中打击。

每月“科学”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委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指导,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共同发布。

查看更多

秋去冬来 这些疾病老人须注意

秋去冬来,气温降低,老年人各类常见病进入高发期。这一时期老年人要注意哪些疾病?应如何做好防护?近日,中日友好医院举行“关注老年健康 预防秋冬常见疾病”专题记者会,多位专家对此进行了解答。

高血压患者要警惕脑卒中

“秋冬季节,老年人脑卒中发病率呈显著增高趋势。一是因为这个时期气温降低,低气温容易对血管产生刺激,二是因为寒冷天气时老年人血压容易出现波动,而高血压人群患脑卒中的风险会大大增加。”神经科副主任医师孙丽丽提醒,老年人出门时要注意保暖,平时要密切监测血压,一旦出现疑似脑卒中症状,要迅速前往医院就诊。

脑卒中俗称“脑中风”,是由于脑部血管病变引发脑组织损伤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病。孙丽丽介绍,脑卒中有“五高”——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和高经济负担,需引起高度关注。

“脑部血管病变的位置不同会导致不同的临床表现,如言语困难、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口角歪斜、肢体瘫痪等。”孙丽丽提醒,当身边有人出现疑似脑卒中症状时,周围人要协助患者迅速就诊。

脑卒中如何治疗?孙丽丽介绍,脑卒中的治疗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急救处理,医院对患者开展脑卒中超早期的静脉溶栓治疗和血管内取栓治疗;第二阶段是急性期住院治疗,医院在治疗的同时进行全面检查,找到脑卒中病因;第三个阶段是康复治疗,患者出院后仍需长期口服药物,预防脑卒中复发。

查看更多

对“因病”网购成瘾 该不该加以限制?

今年的“双11”和往年一样,不少人早早地开启了购物、囤货模式,但如果控制不住地疯狂购物,可要当心。近日,女白领小徐怎么也控制不住自己,不惜透支信用卡、贷款等,买回来很多东西却根本用不上,脾气还越来越暴躁。家人觉得不对劲,带她就医后才知道,原来她是双相情感障碍发作,疯狂购物就是这种疾病导致的。

小徐今年的“双11”属于超长版,她从10月份起就开始大量透支网购。起先家人对她的行为浑然不知,直到收到信用卡催收账单,看到透支十几万,家人才大吃一惊,却悔之晚矣。此事看似离谱,但并不少见,每年“双11”过后都会出现类似新闻。除了极端个案,没有引起家庭财务危机的非理性网购,则更为常见。

双相情感障碍一般是指临床上既有躁狂或轻躁狂的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种心境障碍。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情绪就像坐过山车,时而兴奋,时而沉郁。在躁狂发作期间,患者兴奋、话多、躁动不安、易激惹、精力特别充沛、觉得自己的能力特别强、活动也增多;但在抑郁发作期间,又常感觉情绪低落、觉得人生没什么希望、睡眠过多、自我厌恶感强、活动减少、产生消极的念头等。

双相情感障碍属于精神类疾病,可导致购物成瘾,甚至变成“购物狂”。患者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有一种病态的占有欲,哪怕明知毫无用处或重复购买,也会不加思索下单购买,甚至一天不买几样东西就会堵得慌。当前精神类疾病呈现多发趋势,此病的发病率自然也会水涨船高,将来类似的疯狂透支网购现象,或许会变得越来越常见。

家里有人疯狂透支网购,可使家庭迅速陷入财务困境。即使“购物狂”本人事后清醒之后也可能会感到十分后悔。疯狂网购对家庭的危害很大,家庭成员应该监管好有此倾向的亲人,并及时带其就医服药,在“双11”等特殊时期尤其应该如此。

精神类疾病患者在发作期间不具有民事责任能力,他们在此期间病态地大量网购,是否可以“因病退货”这很值得探讨。当然,“因病退货”涉及到多方面的事,尤其是,市场秩序难免受影响,商家对于购物者是否患有精神类疾病且处于发作期,更无从核查,“因病退货”要想平衡好各方权益,实属不易。

此外,他们在网购时可能没有民事责任能力,那么,从理论上讲,此时监护人就有权代理其购物行为,以及代为处理因网购引发的民事纠纷等事宜。既然如此,监护人是否可以事先向网购平台提出申请,限制被监护人发作期间的网购行为,这些问题都值得探讨。推出此类防范举措虽然很有必要,但也会涉及患者隐私,以及监护人提出的要求是否适当等问题,需要在规则上作出精确设计。

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方式之一。对于“因病”疯狂透支网购这一现象,目前社会还缺乏统一认识,更没有统一的应对与处置方式,这一空白有待填补。精神类疾病患者应该得到社会的包容与关爱,病态网购不应成为“脱缰的野马”,社会有必要就此展开讨论,看看能否出台相关措施,帮助家庭解决这道棘手难题。来源:北京青年报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头发

拥有一头浓密的头发是很多人心中的美好愿望,头发日渐稀疏也成为很多人内心的难言之痛。有研究表明,30%—50%的男性会在50岁开始出现脂溢性脱发。

英国《新科学家》网站近期报道,目前,治愈脱发的科学正在迅速发展,包括头发移植、“毛囊银行”以及防秃疫苗等。

脱发原因五花八门

导致人们脱发的原因五花八门。人们可能会因为感染某种疾病或在化疗后突然开始脱发;也可能因为自身免疫性疾病而脱发;但最常见的是雄激素性脱发,其特征是前额上部或顶部头发逐渐变得稀少,虽然受影响的大多是男性,但雄激素性脱发导致发际线后移在女性中也颇常见。

查看更多

治疗糖尿病的潜在靶点发现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纪立农教授和韩学尧教授团队通过临床和基础研究,深入研究了金属硫蛋白1E(MT1E)在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机制,为糖尿病治疗提供了潜在新靶点。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糖尿病期刊《糖尿病护理》杂志。

研究团队将早发糖尿病患者的遗传学机制作为主要研究方向,采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对早发糖尿病家系(家族中有成员在较早的年龄段就患有糖尿病)进行测序,经过数据筛选,在MT1E基因中发现了一种罕见变异体——MT1Ep.C36Y。

研究团队对MT1Ep.C36Y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对北京社区人群545名糖尿病患者、797名糖尿病前期患者和1282名糖耐量正常的人群进行测序,最终发现,与携带MT1Ep.C36C的患者相比,MT1Ep.C36Y的携带者表现出更高的糖化血红蛋白、BMI、餐后血糖及胰岛素水平,表现出高血糖、肥胖等代谢异常,证明MT1Ep.C36Y与糖尿病存在相关性。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又利用小鼠模型展开进一步验证。相关动物实验揭示了MT1E p.C36Y与2型糖尿病及肥胖存在关联性。

“研究表明,携带MT1Ep.C36Y的人可能更容易患糖尿病。”纪立农说,本研究发现了与糖尿病风险增加有关的罕见遗传变异体,揭示了MT1E基因及MT1E p.C36Y变异在糖尿病中的作用机制,提出了可以干预糖尿病的潜在新靶点。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