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rchives: xkbianji

类器官模型揭示大脑多巴胺系统秘密

一次畅快的跑步、一杯清晨的咖啡,一块香喷喷的饼干……这些令人愉悦的时刻都归因于神经递质多巴胺的释放。多巴胺由我们大脑神经网络中的神经元释放,称为“多巴胺能奖赏通路”。据5日发表在《自然·方法》杂志上的论文,奥地利科学院分子生物科技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个多巴胺系统的类器官模型,揭示了其复杂的功能和对帕金森病的潜在影响。

该团队首先开发了所谓的中脑腹侧、纹状体和皮质的类器官模型,这是多巴胺系统中神经元连接的区域。然后,他们开发了一种将这些类器官融合在一起的方法。就像在人脑中发生的那样,中脑类器官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向纹状体和皮质类器官发出投射。

研究人员观察到了高水平的多巴胺能神经支配,以及多巴胺能神经元和纹状体、皮质神经元之间形成的突触。当他们刺激含有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中脑时,纹状体和皮质中的神经元对刺激有反应。论文第一作者丹尼尔·鲁曼表示,他们成功地在体外模拟了多巴胺能回路,因为细胞不仅连接正确,而且还能共同发挥作用。

该类器官模型可用于改进帕金森病的细胞治疗。研究证明,注射到模型中的多巴胺能前体细胞能发育成熟为神经元,并延伸了类器官内的神经元投射结构。与此同时。研究人员也可以在人类特异性体外系统中研究多巴胺过度刺激的长期影响。来源:科技日报

专家称需关注老年群体流感:疫苗仍是最有效预防手段

中新网北京12月4日电(韦香惠)当前,正值流感高发季。多位专家在近日接受采访时谈到,12月开始,老年患者数量可能陆续增加。而且,由于老年人普遍基础疾病多,免疫力差,感染后病情更容易加重,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也更高。

查看更多

做好儿童呼吸道疾病诊疗服务 国家卫健委明确5项工作内容

人民网北京12月1日电 (记者郝帅)秋冬季是儿童呼吸道疾病高发期。近期,一些地方儿童呼吸道疾病病例数量明显增加,儿科诊疗服务任务繁重。为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儿科医疗服务,增加儿童呼吸道疾病诊疗资源,满足患儿就诊需求,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了《关于指导妇幼保健机构做好儿童呼吸道疾病诊疗服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查看更多

如何预防呼吸道疾病?国家卫健委回应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问题

新华网北京12月3日电(肖寒)近期,流感进入高发季。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呼吸道疾病?儿童感染呼吸道疾病如何治疗?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回应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问题。

未发现新病毒或细菌导致的新发传染病

“根据监测,目前流行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均由已知病原体引起,都有相应的成熟治疗手段,未发现新病毒或细菌导致的新发传染病。”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在会上表示,当前,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疾控局持续开展冬季呼吸道疾病监测和研判,对做好医疗资源调剂、优化就医流程、发挥中医药作用等工作进行部署。

米锋表示,要进一步增加医疗服务供给,推进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儿科门诊应开尽开,根据患者数量增开午间、夜间和周末门诊,延长服务时间,扩充住院床位,不断优化挂号、检查、缴费等就诊流程,方便群众就医。

“我们一直在开展变异监测。”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国家流感中心主任王大燕说,监测结果显示,流感病毒对目前的几种抗流感病毒药物都是敏感的,也就是说抗流感病毒药物对流感病毒是有效的。

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较好疗效

“目前,大多数孩子患的是轻度症状,重症肺炎相对较罕见,因此无需过度担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介绍,即使孩子被确诊为重症,目前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依然表现出相当良好的疗效,绝大多数情况下预后良好。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儿科主任吴力群表示,中医治疗注重辨证论治,根据患儿的发病原因、症状特点以及体质情况进行精准治疗。

“在呼吸道感染早期,孩子主要出现发热、流涕、咽痛和咳嗽等症状。我们会优先考虑采用疏风解表、宣肺利咽的方法,配合适宜的中医外治疗法。”吴力群解释说,针对发热和咽痛,学龄前儿童可以使用穴位推拿、中药贴敷等方式,而学龄期儿童则可考虑采用刮痧等方法;对于咳嗽和咳痰,也可以考虑采用经络走罐、拔罐和穴位推拿等治疗方法。

“中医讲究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治未病的理念,是我们应对冬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有力的武器。”吴力群表示,未病先防是指在冬季呼吸道感染高发季节,孩子在没有患病之前,我们要进行相应的预防措施。既病防变是指孩子已经患病出现症状,我们要进行积极治疗,防止疾病进一步进展出现变症,瘥后防复是指孩子病愈以后,我们要进行合理的中医药调理,防止患儿出现复感。来源:新华网

事关流感监测数据!多地疾控最新提醒

中新网北京12月3日电(邵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11月24日发布《关于做好冬春季新冠病毒感染及其他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其中提到,预计流感将出现全国冬春季流行高峰。要求各地统筹做好新冠、流感和诺如病毒胃肠炎等重点传染病监测,密切跟踪疫情形势变化。

《通知》发布后,连日来,多地疾控部门公布流感最新监测数据,提示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持续上升,处于流行水平,并就流感防控工作给出建议。

查看更多

青春期后为何生长趋于停止

为什么男孩、女孩在青春期之后生长发育的速度就变慢了?有些人甚至停止了发育?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亚历山大·辛格尔顿领导的一项新研究发现,一种导致果蝇停止生长的潜在触发因素或对理解人类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这项研究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对于人类来说,尽管青春期之后还需要几年时间才会真正停止生长,但身体停止生长的信号大致发生在这一时期,更好地理解这一过程很重要。辛格尔顿表示,孩子进入青春期的年龄越来越小。但要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人们需要了解它是如何运作的。

研究人员观察了果蝇。当果蝇从幼虫变成成虫时,它们经历了相当于青春期的过程。许多生物学家的理论是,当幼虫达到一定的体型时,就会停止生长,这会触发它开始成为成虫的过程。辛格尔顿解释说,其它昆虫也会这样,比如猎蝽,它利用腹部的一个“拉伸感受器”,来监控自己的大小。

但果蝇没有使用像猎蝽那样的机制。团队推测,这实际上与一种参与果蝇生长的类固醇激素有关,这种激素称为蜕皮激素,类似于人类的雌激素和睾酮。

研究人员使用的数学模型表明,身体大小并不是导致果蝇停止生长的触发因素。相反,“停止生长”的开关是由分泌蜕皮激素的腺体触发的。在幼虫阶段,这个腺体接收大量的营养信息,帮助它决定如何调节蜕皮激素的产生。一旦蜕皮激素达到一定水平,腺体就不再需要营养信息来作出决定,并开始自我调节。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对营养信息需求的转变是导致果蝇停止生长的原因。

辛格尔顿表示,果蝇的经历与人类的经历类似,因为两者都含有相似的类固醇激素,而且果蝇和人类都通过胰岛素传递营养信息。他们将在哺乳动物身上开展类似研究,这将促进对人类生长停止过程的更多了解。来源:科技日报

长期便秘 警惕“糊涂”风险

美国布莱根妇女医院和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初步研究发现,慢性便秘不仅是肠道健康的一个指标,也是思维功能下降的一个潜在警告信号。

研究团队选取了三项大型研究的数据,这些研究几十年来一直在跟踪超过10万名美国医疗专业人员。分析结果显示,平均而言,与每天排便一次的人相比,报告有慢性便秘(每周排便不到三次)的人其客观测试得分较低。类似的,便秘的人其主观认知功能的得分也较低。也就是说,他们的大脑表现出了老化的迹象。与排便频率正常的同龄人相比,便秘的人在记忆和思维测试中的表现通常较差,相当于大脑多老化了三年。他们报告自己的认知功能正在下降的可能性高出了73%。

研究人员还发现,便秘和认知功能较差的人产生丁酸的肠道细菌相对较少,丁酸是一种有助于控制炎症的重要脂肪酸。

在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国际会议上宣读的这项研究认为,便秘和认知功能是通过肠道微生物群联系在一起的。居住在肠道中的大量细菌在许多身体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理论上来说,便秘是与认知功能较差相关的肠道微生物群的一个症状,但这一点还有待证实。来源:北京青年报

国家卫健委:近期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以流感为主

“近期,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以流感为主。此外还由鼻病毒、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引起。”11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在会上表示,分析认为,近期我国急性呼吸道疾病持续上升,与多种呼吸道病原体叠加有关,各地要科学统筹医疗资源,落实分级诊疗制度,跨科跨院调剂力量,发挥医联体作用,提高一般性感染的诊疗能力和重症识别转诊效率。

那么,由于感染性疾病高发导致的“挂号难、就诊慢”等问题如何改善?公众应如何提高免疫力,顺利度过冬季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与会专家进行了详细解读。

查看更多

细菌能储存记忆并将其代代相传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科学家发现,包括大肠杆菌在内的一些细菌,会利用铁含量的多少存储不同行为的信息,这些信息在对某些刺激的反应中被激活。研究显示,这些由铁产生的“记忆”至少持续了四代,到第七代就消失了。最新发现在预防和对抗细菌感染以及解决抗生素耐药性等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科学家此前曾观察到,有过群集经验的细菌更愿意且更有能力“成群结队”。研究人员指出,细菌没有大脑,没有神经元、突触或神经系统,但它们可从环境中收集信息,如果它们经常遇到这种环境,它们可存储这些信息,并在以后快速访问这些信息,这对它们有利。

研究团队观察到,单个自由移动的细菌铁含量不同。铁含量较低的细菌细胞更容易成群结队。相比之下,在固体表面形成生物膜的细菌,即密集、黏稠的细菌,其细胞中的铁含量很高。而具有抗生素耐受性的细菌体内铁含量的水平比较平衡。

研究人员推测,当铁含量较低时,细菌的记忆会被触发,形成一个快速移动的迁徙群体,在环境中寻找铁。而当铁含量高时,记忆表明这种环境比较适宜,它们可以附着在周围并形成生物膜。来源:科技日报

北京市多部门联合打击医院“电子黄牛”

当前本市呼吸道传染病呈上升趋势,为保障群众就医,维护医疗秩序,近期,北京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公安、经信等部门,通过攻防结合、技管协同、线上线下联动,聚焦重点医院、重点科室、重点号源、重点时期,开展防范打击医院“电子黄牛”专项行动,最大限度确保号源分配的公平性,最大努力保障群众正常看病就医。目前,本市建立了全市医院共享的号贩黄牛库,形成全市联合防范、联合惩戒工作机制,多措并举让“电子黄牛”无所遁形。

在技术方面,本市有关部门持续提升技术能力,打好防范“电子黄牛”的组合拳。市卫生健康委与经信部门联动,依托各医院与网络安全技术团队,梳理了“电子黄牛”抢号场景、抢号手段,针对“电子黄牛”自动工具代挂号、大量抢占再转让等方式,以技术对抗技术,打造防护工具箱。完成114预约挂号平台及重点医院挂号系统的升级改造,部署网络安全防护工具,全力堵塞挂号系统漏洞。综合运用系统后台监测、安全防护工具监测、安全扫描、舆情监测、收集患者投诉等手段,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电子黄牛”。

同时,加强规范管理,建立防范“电子黄牛”的高压线。目前,本市持续完善重点科室挂号规则,针对注册账户实名校验、绑定就诊人数量规则、重点科室挂号数量规则等,指导各重点医院完善规则;建立全市医院共享的号贩黄牛库,汇聚114平台和各重点医院号贩黄牛账号,并与各挂号平台共享,形成全市联合防范、联合惩戒工作机制。北京协和医院、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同仁医院、北大肿瘤医院、积水潭医院、北大口腔医院等12家重点医院与114预约挂号平台已完成号贩黄牛库对接,共上报疑似黄牛954人。

打击力度正持续加大,对“电子黄牛”坚持零容忍。市卫生健康委与公安部门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协同作战、精准打击。结合“电子黄牛”惯用手段和医院业务特点,梳理形成医院“电子黄牛”9个行为特征。根据行为特征及号贩黄牛库等数据,提供打击“电子黄牛”线索60余万条,公安部门精准锁定号贩子134人。下一步,本市将立足群众就医需求,持续提升技术防范能力,加强规范管理,加大打击力度,构建治理长效机制。同时,有关部门呼吁广大市民朋友通过正规渠道挂号就诊,自觉抵制号贩子非法倒号行为,不给号贩子可乘之机,共同营造良好的就医秩序。来源: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