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6月2日下午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要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时刻防范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只有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才能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委有关直属和联系单位,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有关学(协)会: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中持续推动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健康有序开展,缓解工学矛盾为基层减负,更好地满足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对优质培训资源的需求,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能力水平,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现就进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社会保障是人民群众的安全网,具有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功能。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当前,急需从我国实际出发,明确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目标与方向,探索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途径。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重要成就
经过多年持续改革发展,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基本形成,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为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重读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文,是邓小平1984年6月会见第二次中日民间人士会议日方委员会代表团时谈话的一部分。邓小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文中明确指出,“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不能成功的”,选择“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在文中,邓小平首次把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等内容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视野中统一起来。
6月7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正式发布。这是一部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奋勇团结的“抗疫纪实”,一册中国与世界各国分享抗疫经验的“行动指南”,一份为了全球抗疫胜利阐明中国理念主张的“政策宣言”。3.7万余字,字字铿锵,彰显了事实、理性与正义的巨大力量,闪耀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光芒。
全球疫情肆虐的当下,中国发布白皮书意义重大,不仅把真实感人的中国抗疫叙事呈现给世界和历史,其对事实的客观梳理、对经验的理性总结和对未来的深远思考,也为各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有益借鉴,对于完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丰富人类同病毒斗争的经验具有重要价值。白皮书一经发布便在全球引发强烈回响。
全国两会结束不久,各地省级财政“一把手”8日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全国财政厅(局)长座谈会。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重冲击,做好落实“六稳”“六保”工作至关重要。特殊时期的这场财政座谈会,传递出积极财政政策加快落地的最新信号。
“更加积极有为”的积极财政政策如何发力
4月1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用很大篇幅阐述积极的财政政策,也让外界对下一步财政政策落地见效寄予厚望。
此次座谈会上,财政部部长刘昆将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措施概括为发出一个“信号”、做好四个“对冲”。
一个“信号”,就是适当提高赤字率。刘昆说,今年我国将赤字率从2.8%提高至3.6%以上,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目的就是“积极对冲疫情造成的减收增支影响,稳定并提振市场信心”。
四个“对冲”包括:增加政府投资,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对冲企业经营困难;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对冲基层“三保”压力;加强预算平衡,对冲疫情减收影响。
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支出约24.79万亿元。刘昆说,从支出规模看,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是空前的,并考虑了下半年可能存在的不确定性。
“当务之急,就是要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确保财政政策和资金尽快见到实效,发挥好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刘昆说。
这一白皮书是真实记录中国抗疫艰辛历程的重要文献,约3.7万字,包括前言、正文和结束语。正文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中国抗击疫情的艰辛历程、防控和救治两个战场协同作战、凝聚抗击疫情的强大力量、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病。”白皮书指出,面对前所未知、突如其来、来势汹汹的疫情天灾,中国果断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统揽全局、果断决策,为中国人民抗击疫情坚定了信心、凝聚了力量、指明了方向。
白皮书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全面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强调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明确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在防控和救治两个战场协同作战方面,白皮书说,中国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措施,前所未有地采取大规模隔离措施,前所未有地调集全国资源开展大规模医疗救治,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病患,实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应检尽检、应隔尽隔”。
白皮书强调,面对未知病毒突然袭击,中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举全国之力,快速有效调动全国资源和力量,不惜一切代价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14亿中国人民坚韧奉献、团结协作,构筑起同心战疫的坚固防线,彰显了人民的伟大力量。
白皮书说,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中国付出巨大代价和牺牲,有力扭转了疫情局势,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白皮书指出,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肩负大国担当,同其他国家并肩作战、共克时艰。中国本着依法、公开、透明、负责任态度,第一时间向国际社会通报疫情信息,毫无保留同各方分享防控和救治经验。中国对疫情给各国人民带来的苦难感同身受,尽己所能向国际社会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支持全球抗击疫情。
白皮书指出,团结合作是国际社会战胜疫情最有力武器。各国应为人类发展计、为子孙后代谋,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齐心协力、守望相助,战胜疫情,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美国黑人乔治·弗洛伊德在白人警察暴力执法后死亡所引发的抗议活动仍在全美各地继续。美国首都华盛顿6日迎来事件发生以来最大规模抗议活动。此外,欧洲、美洲、非洲多国民众也连日举行示威活动,抗议美国种族歧视现象。
弗洛伊德事件让国际社会更加认清了美国人权、种族、社会治理等问题的严重性。“我无法呼吸”“黑人的命也是命”“没有正义就没有和平”“对种族主义说不!”“对警察暴力说不!”……激愤的抗议口号,将美国长期积累的系统性社会弊病揭示无遗。
习近平总书记6月2日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并发表十分重要的讲话。他强调,要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时刻防范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了新时代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强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坚持预防为主,稳步发展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成功防范和应对了甲型H1N1流感、H7N9、埃博拉出血热等突发疫情。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统筹全局、果断决策,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上下同心、全力以赴,采取最严格、最全面、最彻底的防控举措,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近日,美国政府违背自身多次公开作出的承诺,出台政令对中国留学生和研究人员赴美横加限制。为强推这一在美国国内受到广泛批评的政策,美方编织莫须有罪名,毫无根据地将“窃密”“间谍”“安全风险”等耸人听闻的说法强加于中国留学生和研究人员。美方此举是赤裸裸的政治迫害和种族歧视,严重侵害中国赴美留学生和研究人员正当权益,给中美正常人文交流与人员往来造成严重消极影响。
美方污名化中国留学生和研究人员的谎言十分荒唐。《纽约时报》报道指出,美国官员承认,“没有直接证据表明这些即将失去签证的学生有不当行为”。美国高校一直是美方有关做法最直率的批评者。负责哈佛大学国际事务的副教务长欧立德表示,“我根本不理解‘学术间谍’这个词……学术的目的是发表你所研究到的东西,是分享”。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李·布林格也强调,“学术研究的目的是共享——将其发布到公共领域,以促进人类进步”,反对美国联邦调查局要求大学监视在国外出生的学生和访问学者,特别是华人学生和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