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rchives: xkbianji

中共中央关于表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决定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发生后,党中央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重大成果。

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决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全面落实“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广大基层党组织紧急动员、有力组织、守土尽责,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挺身而出、舍生忘死、英勇奋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构筑起群防群治、联防联控的严密防线,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

查看更多

人民日报评论员: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紧紧依靠人民开拓事业新局面

“任何人任何势力企图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割裂开来、对立起来,中国人民都绝不答应!”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中国共产党坚持动员人民、依靠人民,推动形成了全民族抗战的历史洪流;鲜明指出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伟大胜利,是全民族众志成城奋勇抗战的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正确指引中国抗战的前进方向,推动形成全民族抗战的历史洪流,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坚持兵民是胜利之本,提出和实施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指挥的正面战场协力合作,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局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以弱胜强的雄壮史诗,充分显示中国人民和中华儿女坚不可摧的磅礴力量,充分表明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是战争胜利最深厚的伟力,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查看更多

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奋勇前进

“我们要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以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困难所压倒的决心和勇气,敢于斗争,善于创造,锲而不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在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引起强烈反响。广大官兵表示,作为新时代革命军人,一定要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聚力练兵备战,锐意开拓进取,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奋勇前进。

查看更多

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让我们的制度越来越成熟

“任何人任何势力企图歪曲和改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否定和丑化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国人民都绝不答应!”在近日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克服千难万险取得的宝贵成果,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回溯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的屈辱历史,根本原因是没有找到一条强国富民的发展道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历史新征程。75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发愤图强、艰苦创业,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了光明前景。实践充分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1840年以来特别是甲午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对其他救国途径的尝试全部碰壁之后作出的历史性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历史告诉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福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

查看更多

在抗击疫情中淬炼中国精神

中华民族具有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品格。在任何磨难面前,中国人民都不会畏惧退缩,而是能迸发出惊人的精神力量,负重前行,攻坚克难,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今年以来,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中国精神为抗击疫情注入强大动力,抗击疫情的斗争再一次淬炼中国精神。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国人民培育了深厚的家国情怀,这种家国情怀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抗击疫情中,爱国主义成为凝聚力量的鲜明标识。14亿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团结起来共同行动。从医务工作者到社区工作者,从公安民警到基层干部,从快递小哥到志愿者,都自觉投入疫情防控中。全体中国人民拧成一股绳,守望相助、共克时艰,构筑起一道道抗击疫情的防线,打通一条条拯救生命的通道。面对危机,中国人民展现出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为战胜疫病,中国人民选择顾全大局、主动担当;为守护生命,中国人民选择牺牲奉献、英勇无畏。这些都是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生动诠释。

查看更多

坚持“五个结合”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五个专题聚焦“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走好最紧要、最难走的“最后一公里”,攻克坚中之坚、贫中之贫,关键是要注重内外兼修,抓好统筹兼顾,要压紧压实责任,坚持在“五个结合”上持续用力、精准发力,确保脱贫攻坚成果有“颜值”有“内涵”,能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的检验。

坚持党的领导与强化组织保证相结合。脱贫攻坚,加强领导是根本。党对脱贫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坚强政治保证。没有党的组织去贯彻执行,党的脱贫目标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坚持党的领导与强化组织保证相结合,关键是要确保党的脱贫政策在基层落地、落实。一是要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层层对接的关系,强化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建立并落实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实行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强化县级党委作为全县脱贫攻坚总指挥部的关键作用,全力攻坚克难。二是要突出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积极探索“党建+产业”“党建+能人”“党建+项目”等“党建+”模式,用党建活力激发脱贫动力,把基层党支部建设成一支永不撤走的脱贫致富工作队。三是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化“党员示范岗”建设,成立党员“尖刀连”“先锋队”“突击班”让党旗飘起来,党徽戴起来、身份亮出来,集中优势兵力,向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发起全面冲刺。

查看更多

回顾历史,把握伟大斗争的制胜法宝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

75年前,中国人民经过多年浴血奋战,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结束了100多年来中国饱受帝国主义列强蹂躏的历史,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的重大转折。

75年来,中国和世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同时,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将面临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还要进行新的伟大斗争。夺取新的伟大斗争的胜利,必须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铭记历史,启示当下。

查看更多

人民日报评论员观察:传承抗战精神 书写灿烂明天

14年抗战,千千万万的英雄儿女以血肉之躯筑起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的钢铁长城,谱写下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主义篇章

纪念抗战胜利、致敬革命先烈,就要振奋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将个人奋斗叠加为国家发展合力,在追梦圆梦的道路上实现“个人梦”与“中国梦”同频共振

 

历史与现实的相遇,总能激发震撼人心的力量。特别节目《海报里的英雄》,以我国优秀抗战影片海报为切入点,带领观众从光影中走入英雄的精神世界;山东邹平市百余名中小学生走进抗战遗址,聆听抗战老兵讲述可歌可泣的故事;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人潮涌动,游客在这里重温“八百壮士”的战斗经历……抗战胜利75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各地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让人们在跨越历史的回望中,收获心灵的洗礼、精神的升华。

查看更多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之光照亮世界前行之路

1945年9月3日,中国人民经过14年浴血奋战,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和平的阳光再次普照大地。

75年后的今天,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人类不变的追求。与此同时,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临重重挑战。如何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成果、推动人类共同发展,成为各国共同面对的时代命题。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是中国给出的响亮回答。这一顺应历史潮流的中国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为各国人民携手跨越阻碍、共同开创发展繁荣的新未来照亮了前路。

查看更多

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实行更高水平开放 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动力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要继续用足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保持勇往直前、风雨无阻的战略定力,围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实行更高水平开放,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动力

■构建新发展格局,我们是有显著制度优势和坚实改革基础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围绕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扩大对外开放推出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形成了一系列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实践成果。要运用好这些改革成果,在抓落地见实效上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拓展深度,使各项改革朝着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聚焦发力

■当前形势下,构建新发展格局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要善于运用改革思维和改革办法,统筹考虑短期应对和中长期发展,既要在战略上布好局,也要在关键处落好子。要加快推进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改革,有利于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改革,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改革,聚焦重点问题,加强改革举措的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打通淤点堵点,激发整体效应。要把构建新发展格局同实施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等衔接起来,在有条件的区域率先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要加强改革前瞻性研究,把握矛盾运动规律,守正创新、开拓创新,更加积极有效应对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强斗争本领,拓展政策空间,提升制度张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