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rchives: xkbianji

患流感应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从目前本市门急诊呼吸道疾病就诊情况来看,病原以流感病毒为主,主要流感病毒类型为甲型H1N1型。得了流感如何治疗?老年人、婴幼儿等重点人群应如何防护?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就广大市民关心的问题给出详细解答。李侗曾建议老年人等重点群体应尽早接种流感疫苗,以降低重症和住院风险。一旦确诊流感,要尽早开展抗病毒治疗,发生流感暴露也可以用药物进行预防。

查看更多

抗炎饮食方法四大推荐,快来跟着吃

第二届营养素养大会暨第四届饮水与健康学术研讨会发布2024年度十大营养热词,让“抗炎饮食”一度冲上热搜。随着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炎症、癌症与肿瘤等行为生活方式疾病患病率的提高,时下人们似乎更关注自己的饮食与健康。那么,和大家一起聊一聊抗炎饮食。

查看更多

网红玉米须茶真的有保健功效吗

“玉米须茶”这类饮品这两年在网上购物平台十分火爆,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网红茶饮”。商家和各大博主纷纷推荐,宣称它有祛湿消肿甚至是减肥的作用。玉米须煮水真的有他们宣称的功效吗?它的营养价值怎么样?

查看更多

罕见病用药进医保体现探索与担当

近日,国家医保局等部门发布了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新增91种药品,其中包括13种罕见病用药,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我国在罕见病管理方面的积极探索与担当,还彰显了我国在医药领域对民众生活的照护力度。

查看更多

能抵抗病毒感染的全新细菌免疫系统发现

细菌虽小,却在与病毒的较量中展现了惊人的“智慧”。记者17日从中国药科大学获悉,该校多靶标天然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教授肖易倍团队及国内相关科研机构发现了一种全新的细菌免疫系统CRISPR-CAAD。该系统通过“耗光”细菌内部的能量分子ATP来阻止病毒扩散。这项研究揭示了细菌免疫系统与能量代谢之间的独特联系,并为细菌抵抗病毒感染的防治提供了新思路。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

查看更多

防治心肌纤维化有了新途径

12月15日,记者从良渚实验室获悉,该实验室研究员张进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博士宋默识研究组合作,首次报道靶向嵌合抗原受体巨噬细胞疗法在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导致的组织损伤和纤维化中的应用潜力。相关论文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循环研究》。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缺血性心脏病治疗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对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和生存率产生显著影响,且目前治疗手段有限。心脏纤维化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常见的病理变化,过度纤维化可破坏心脏结构,并损害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最终可能导致心力衰竭。

查看更多

落实防控指南 密集场所如何有效防控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引起学校和托幼机构等人群密集场所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具有较高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全人群普遍易感,且感染后免疫保护时间短。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我国诺如病毒感染高发季节。

近期,部分地区发生诺如病毒群体感染事件,国家疾控局发布了《学校等重点场所诺如病毒感染防控消毒技术指南》,如何有效落实?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及学校。

查看更多

植入式传感器可持续监测炎症水平

受大自然启发,美国西北大学生物工程师团队开发出一种植入皮下的传感器,可实时跟踪活体动物蛋白质水平的波动,测量炎症标志物的变化。相关论文发表在《科学》杂志上,标志着医学检测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查看更多

旧风气刹住 新风尚扎根

冬日的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芦屯镇,留屯村村民欧振攀家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这天正是欧振攀儿子的婚宴。

  大红的喜字贴在醒目位置,婚宴大棚内暖意融融,棚外几口大铁锅冒着热气。凉拌花生、自制皮冻、酸菜锅……菜单上12道家常菜,外加两道主食。“菜品简约又用心,食材经济实惠,主人客人都满意。”欧振攀说。

查看更多

强化主动筛查 加速终结结核病

近日,国家疾控局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24—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部署全面加强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日前,北京大学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主办的“策略技术升级,终结结核病有望提速”研讨会在京召开。与会专家表示,要实现终结结核病目标,强化主动筛查、尽早发现患者是重要途径之一,随着新技术手段的日益完善,我国应强化结核病主动筛查,加强重点人群早发现、早治疗,加速推进终结结核病的目标。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