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鲜明提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九个必须”根本要求,居于首位的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充分表明了“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的极端重要性。“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融“必须坚持”与“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于一体,是一个契合新时代新征程的新命题。学习领会与贯彻落实“九个必须”,首先就要学习领会与贯彻落实“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
2021年8月,美国仓促完成了从阿富汗撤军的行动。“9·11”事件之后,美国及其盟友发动阿富汗战争,导致大量平民伤亡,难民人数激增。20年的占领并未给阿富汗带来和平与安宁,留下的只是一个满目疮痍、生灵涂炭的国度。当占领者抽身走人后,阿富汗人民将不得不面对苦难深重的未来。联合国相关机构官员警告,由于基本生存物资的短缺,一场更为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才刚刚开始。
就在仓皇撤离的最后时刻,美军发动的空袭还造成了严重平民伤亡。一户阿富汗家庭10人被炸死,其中包括6名儿童,最小的年仅两岁。而在此前20年间,美军及其盟友在阿富汗屠杀平民的罪行不断暴露在世人面前。例如,2010年,驻阿美军士兵组建“杀戮小组”,出于娱乐目的射杀无辜平民,并割下遇害者手指作为战利品;2012年,美军士兵罗伯特·贝尔斯枪杀驻地附近村庄的16名阿富汗平民,其中大部分是妇女和儿童。当国际刑事法院在2020年3月批准对美国军事和情报人员在阿富汗所涉战争罪和反人类罪展开调查时,美国给予的回应却是对国际刑事法院及其工作人员实施制裁。20年来,美国给阿富汗人民带来的深重人权灾难,再次清晰地揭露出美国在人权问题上的虚伪嘴脸。
“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助推下,我国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降低约48.4%,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了关键支撑。”9月25日,在2021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现场,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章建华如是说。
“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声犹在耳。一年来,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各部门各领域进行了哪些探索,取得了怎样的成效?未来该如何进一步推动能源低碳转型?论坛上,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行业代表围绕“创新引领能源低碳转型 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主题,交流探讨、各抒己见。
对日前国家外交部发出清单,罗列美国干预香港事务及支持反中乱港势力的一系列事实,身在内地进行公务活动的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25日发表声明表示,美国等外部势力在过去两年不断诬蔑中国、诋毁香港特区政府和抹黑香港国安法,其行可耻,其心可诛;她与香港特区政府坚定支持中央人民政府发出清单,强烈反对任何外部势力干预香港事务。
林郑月娥在声明中表示,一些包括美国在内的外部势力过去两年先后借“修例风波”和香港国安法的制定及实施,支持反中乱港分子明目张胆地阻碍特区政府施政,甚至鼓吹“港独”、“自决”,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并不断采取外交及其国内政治的手段,诬蔑国家、诋毁特区政府和抹黑香港国安法,其行可耻,其心可诛。
什么是美?这似乎不是一个问题。
但在当下,这似乎又成了一个复杂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过度包装的“美人”;在互联网上,有那么多流水线生产的“网红脸”。
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美吗?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欣赏美、向往美是人之常情,人人都有追求美的权利。但追偏了、求过了,效果往往适得其反。这就关系到,我们应该如何树立正确的美丑观。
一
“乡土性”是乡村教育的底色,乡土文化中灿若星河的思想意识、审美情趣、村规民约、话语体系、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都蕴含着丰富的处世哲学与实践智慧。乡村教育作为乡土文化的传承者和创新者,实现特色发展的落脚点在于乡土文化独特性的表达。促进乡村教育在育人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师资建设上与本土文化、地域特色、生活世界紧密结合,在振兴乡村与乡村教育背景下具有积极意义。
按照美国总统拜登的要求,美国情报部门关于新冠病毒溯源的最终报告日前出炉。尽管美国媒体加大了渲染力度,但国际社会对这个报告动机的关注远远超过对其结论的关注。因为从一开始,美国的所谓病毒溯源就被视作一种政治操作,其目的就是要掩盖自身抗疫不力导致的巨大损失,并借此对中国进行污名化攻击。而鉴于美国情报部门长期以来出于政治需要进行“撒谎、欺骗、盗窃”的传统,给中国扣上任何帽子都不足为奇。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严密党的组织体系”。这为我们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抓好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指针。党的百年历史表明,什么时候坚持正确组织路线,党的组织就蓬勃发展,党的事业就顺利推进;什么时候组织路线发生偏差,党的组织就遭到破坏,党的事业就遭受挫折。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不断严密党的组织体系,对于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深刻认识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共产党肩负伟大历史使命,要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必须根据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把自身建设成为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为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提供了科学遵循,为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供了重要保证。
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十分重视组织工作。党的一大通过的党纲规定了党的组织建设的原则。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我们党经过实践探索和不懈努力,建立了包括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在内的严密组织体系。100年来,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深化对组织路线的认识,实现了党的组织路线的与时俱进。1928年,党的六大通过的《关于组织问题草案之决议》明确提出“组织路线”的概念。1929年召开的古田会议要求:“努力去改造党的组织,务使党的组织确实能担负党的政治任务”。1938年,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的重要论断,提出领导干部的标准是“才德兼备”,干部路线是“任人唯贤”。1979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实现要靠组织路线来保证”的重要论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党的建设。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强调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把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新高度。
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紧扣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科学回答了党的组织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彰显了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决心。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旨在更好地把全党组织起来、把优秀人才聚集起来、把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准确把握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科学内涵
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科学揭示了党的组织建设的基本规律,是对长期以来党的建设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我们要正确把握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科学内涵,将其作为加强党的建设、做好党的组织工作的根本遵循。
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只有实现全党思想上的统一,才能实现全党政治上、组织上的统一,才能保证全党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严密的组织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党的全面领导要靠党的严密的组织体系来实现。我们党建立了上下贯通的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同时,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和其他非党组织的领导机关中成立党组。以党的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奠定了坚实基础。
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这是对新时代选人用人规律的深刻揭示,为加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忠诚干净担当是对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的高度概括,按照这个标准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是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关键所在。
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我们党历来尊重人才、爱惜人才。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需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集聚爱党爱国、忠诚奉献的优秀人才,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立政之道,唯在任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工作也好,人才工作也好,本质上都是用人问题。我们要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谋复兴,关键是要把党的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好、建设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正确把握德与才、人与事的辩证关系,突出了德的优先地位和事业为上的导向,明确了新时代选拔任用干部的根本原则。
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正确政治路线决定正确组织路线,正确组织路线服务保证正确政治路线。”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正确的组织路线有利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方向准,则道路明。实施“双减”后,学校要抓住这一机遇,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学校教书育人主体功能,在“活”字上狠下功夫,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大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选择教育素材上要“活”。思政教育素材是否“鲜活”对育人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思政教育素材越“鲜活”,越贴近社会生活实践,越能吸引学生、引发共鸣,于潜移默化间在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素材“鲜活”,方能打动人心、铸魂培根。学校要围绕时代主题、聚焦时政热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将疫情防控、党史学习教育、奥运会、全运会等时事及国家重大发展成就、重大科研成果、重大困难考验、先进人物、英雄榜样故事等内容作为“活”素材引入思政教育,加强师生互动,作好答疑解惑,引导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热爱人民,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多个国家的中国文化中心以及中国驻当地旅游办事处等纷纷举办“天涯共此时”系列活动,与当地民众共同欢度中国传统节日,增进文化交流,共享和谐理念。
英国伦敦的活动为期3个月,分为“节日与庆典”“创意与生活”“城镇与乡村”“名作与共享”及“文史与新知”5个板块,共推出逾30个项目。活动期间,在线中秋美食课堂、中秋音乐会等将与英国观众共享家庭、社会和谐等理念;非遗影像展将展示中国刺绣、陶瓷、漆器、雕刻、编织等36种非遗技艺;英国天空卫视《中国时间》栏目将播出《花卉中国》《柴米油盐之上》等纪录片。中国驻英国大使郑泽光表示,“天涯共此时”活动将助力中英人文交流与民心相通,为中英关系改善和发展贡献力量。
瑞典的各个主题活动亮点纷呈,一上线即引发当地民众参与热情。活动由“经典话中秋”“美食品中秋”“音乐颂中秋”“诗画咏中秋”和“山海新经——中华神话元典当代艺术展”5个主题组成,通过虚拟艺术展、线上音乐会、短视频、微电影、云课堂和体验互动等多种类型活动,带当地民众走进中秋,在中秋中找到乐趣、品到美食、领略人文艺术,体会到阖家团圆的温馨。多位瑞典友人和旅瑞侨胞还自编自导自演了中秋特别节目,妙趣横生。中国驻瑞典大使桂从友表示希望世界各国和衷共济,携手应对面临的各种挑战,共谋发展。
澳大利亚的活动由“经典话中秋”“美食品中秋”“音乐颂中秋”“诗画咏中秋”4大版块组成,包含图片、短视频、动画、云音乐会、虚拟体验展等多种形式,介绍中秋节所蕴含的历史传承、文化习俗和人文精神,增进当地民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喜爱,为当地民众带去了别样的文化体验。
卢森堡的活动通过线上视频以及图片展播等方式,让当地民众体会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体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其中,“寻味中秋”美食文化系列视频、“五洲同月·情满中华”中秋主题音乐会、“中秋戏韵”少儿动画短视频展播、“国画里的中秋”艺术赏析微课堂等给当地民众留下深刻印象。一名卢森堡市民在得知中国中秋节是家人团聚的节日后,对新华社记者说:“希望疫情快点结束,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家庭团圆的温暖。”
以色列的活动围绕中秋传统节日主题,分为4个板块,以短视频、线上音乐会、虚拟展、视频展播为主要载体,以数字化制作技术为助力,着力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生动讲述中国传统文化背后的中秋节庆故事。
此外,葡萄牙中国留学人员日前举行了中秋线上联谊会,参与者表演了精彩的节目,用歌舞传递对生活的热爱,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海外求学经历的共鸣。中国驻葡萄牙大使赵本堂在致辞中向所有在葡留学人员致以节日祝福,并希望他们为促进中葡、中欧之间的沟通、交流及理解作出贡献。